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的70周年,回顧70年發展之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288倍,恩格爾系數下降了40個百分點。從“吃得飽”都是問題到“吃得好”不成問題,國民物質生活水平一路攀升。同時,伴隨著物質層面的富足,人們對精神文化層面的需求也已進入旺盛期。
12月16日,百度沸點《重現2019年度記憶》正式發布,全面展現了2019年中國網民的注意力焦點與社會百態。報告再度印證了國民對于精神文化需求的新變化,而這種變化背后的新供需關系或將為更多行業提供新的發展思路和樣板參考。

(數據來源:第一財經根據國家統計局及公開資料整理)
精神需求成為新沸點
一直以來,通過百度搜索“關鍵詞”,都是國人通過互聯網了解熱點事件的重要渠道,正是基于用戶主動需求的搜索屬性,才讓百度能夠在數據層面更加直接、客觀地反應國民生活需求的“關鍵”。2019年,百度沸點反應出最關鍵的變化之一,就是人們對于精神文化的追求再度攀升了一個高度。
“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話題不出意料地排在百度沸點年度關鍵詞、年度事件、年度國民驕傲等多個欄目的第一位。人們反復觀看盛大的國慶慶典,搜索與國家發展歷程相關的訊息,70年的歷史和輝煌成為了這一年的全民焦點。身處于太平盛世,見證了祖國發展,國民在精神層面獲得了極大滿足感。
從內容占比看,百度沸點各榜的很多內容都與人們精神文化的滿足感、幸福感相關。例如,“我和我的祖國”、“流浪地球”、“樂隊的夏天”等優質電影與綜藝節目均成功上榜百度沸點年度關鍵詞,優質的內容作品在這一年倍受網民關注。在體育領域,“孫楊四連冠”、“蘇炳添6秒47”也成為年度國民驕傲,“中國女排”更是同時出現在多個榜單中,這些漸漸成為了人們精神文化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縱向比較百度沸點歷年來的內容,同樣能看出國民關注信息點的變化。2016年,百度沸點年度關鍵詞還是“房價飆升”、“車牌搖號”、“全面二孩”等,人們更關心與個人物質生活密切相關的事情。
隨后的2017年、2018年,雖不再出現房和車的話題,但仍然與物質生活和民生民情息息相關。如2017年百度沸點年度國內事件“海關新政策”、“多地出臺戶籍新政”以及2018年百度沸點年度國內事件中的“全面取消限遷政策”、“身份證新規施行”、“個稅起征點上調”等。

(2018百度沸點年度現象)
如今,隨著物質生活水平與政務服務水平的提高,再加上一系列大事件,人們開始辟出更多精力去關注自身精神文化層面的需求,這就決定了今年百度沸點所呈現的更多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女排”、”流浪地球”等能夠滿足人們精神生活的內容。
此外,2019百度沸點欄目相較于2018年也發生了較大改變,新增了年度電影、年度電視劇、年度小說等與人們精神需求密切相關的板塊,涵蓋了2019年風靡一時、內容精良的文化產品,考慮到百度沸點內容是以網民搜索為依據,這足以證明在2019年,人們在精神層面的消費占比顯著提高,百度則通過搜索背后的大數據捕捉到了這樣的變化。
精神需求背后的供需新邏輯
優質的供給為市場提供了更多、更豐富的文化體育及其他滿足消費者精神層面需求的產品,而越來越多優質產品的出現和相互競爭,無疑也會倒逼供給側進行自我革新和升級,一種良性的供給新生態應運而生。
相信很多觀眾都會有這樣的感受:國產電影越拍越好了。
2019年百度沸點年度電影榜單中就有《哪吒》、《我和我的祖國》、《流浪地球》、《少年的你》等多部優質國產電影入選。在新供需邏輯的影響下,電影市場更是呈現出“高質量、高票房”的特征。被譽為“國漫之光”的《哪吒》不僅口碑爆棚,票房高達近50億元,還將代表中國內地參選2020年第92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向全世界展示中國動畫電影的潛力。另一部榜上有名的電影《流浪地球》也取得了46億票房的好成績,被譽為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大作,打破了外界對中國拍不出好科幻片的刻板印象。
縱觀百度沸點電影榜單,國產電影更是占據八席,在熱度和口碑上也完全不輸今年同期的其他國外電影,足見國產電影質量的提升速度之快。
龐大的市場需求使得電影產業不得不專注于打磨產品,以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而對于優秀的國產電影作品,市場的需求側更可謂期待已久,相應帶來的就是票房的爆發。

人們對體育事件和體育賽事的關注也是同樣的道理。國字頭的體育項目取得優異成績給觀眾帶來的正是精神層面的滿足和民族自豪感,自然會吸引大量關注,這對于體育產業的發展來說是不可多得的契機。因為在單純的賽事背后,還有賽事版權、IP打造、明星效應等大生意,這些大生意都可能孕育出新的供給與市場需求進行匹配。
以百度沸點年度國民驕傲中所提及的“中國女排衛冕”為例,2019年,女排以全勝戰績奪得世界杯冠軍,再加上此前在里約奧運會上的奪冠表現,女排精神再度被廣為傳頌,以老女排為原型的《中國女排》的電影也隨之到來。電影同時還邀請了鞏俐、黃渤等知名演員參演,無疑將帶動體育迷之外的大量影迷觀影。無論是體育迷還是影迷,他們都因為女排奪冠而得到了精神層面的滿足,而良性的產業發展和供需邏輯對于完善賽事機制、保障運動員權益,增加體育人口等都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類似的供需匹配案例還有很多:在神劇、雷劇橫行的環境中,一部《長安十二時辰》就足以引起行業震動,樹立起好劇標桿;在過度消費明星的綜藝時代里,《樂隊的夏天》把人們對于綜藝的審美重新拉回了高基準,對于制作方、樂隊和觀眾來說在,這就是一場共贏。
回頭再看榜單,無論體育、電影還是電視劇,都反映出唯有自身擁有過硬的水準,能夠切實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才會在新供需的邏輯下迎來具有“含金量”的勝利。
社會高速發展,人們觀念與需求的更新速度也會越來越快,并會呈現出多元化、個性化的特征,因此,獲得更加精準、具體的數據對于準確把握國民需求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國人了解事件、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百度基于全年大數據推出的百度沸點,為全社會提供了一個觀察當今社會百態與民眾生活的重要窗口,自身的媒體屬性也被不斷放大。
同時,在搜索+信息流的“雙引擎”推動下,內容更豐富、更有邏輯性的百度APP既是搜索工具,也是媒體平臺,完備的功能也便于用戶在各類大事件發生時通過百度搜索快速、高效地掌握自己所需的信息。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