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普通自行車裝一個手機APP,就能披上共享單車的外衣進入城市嗎?北京、天津、上海等各地共享單車指導意見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近日,《北京市鼓勵規范發展共享自行車的指導意見(試行)(征求意見稿)》、《天津市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等相繼出臺。此外,上海、深圳、成都、南京、濟南等一二線城市也相繼發布類似征求意見稿或管理辦法。網約車“新政”幾乎全部要求共享單車安裝衛星定位、智能通訊等模塊,并具備相適應的線上線下服務能力。不少專家對此態度鮮明并積極回應,同時認為,ofo等不符合硬性規定的共享單車應盡快召回產品,而不應再打擦邊球,一味采取拖延戰術。

北京市共享單車指導意見規定,“企業投放車輛應符合國家、行業標準并安裝衛星定位裝置。”天津市的共享單車暫行辦法則更進一步,要求共享單車“車輛應具備實時定位和精確查找功能,加裝帶有車輛衛星定位和智能通訊控制模塊的智能鎖,鼓勵使用國產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每項嚴格、具體、明確的規定,都直指ofo小黃車的痛點——沒有GPS衛星定位、大多數未配備智能鎖、定位和查找車輛功能一直“缺席”。
專家認為,北京、天津等地共享單車政策,都來源于各界最強烈的訴求。譬如要求共享單車要具備衛星定位功能。這將大大提高共享單車準入門檻,倒逼共享單車企業提升自身線上線下運營、管理能力,也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共享單車追責體系、個人信用評分體系等。個別共享單車損毀率高、無序投放的問題也將得到破解。

業內人士表示,車輛可定位是實現車輛有序停放和管理的重要前提。今年一月份以來,ofo損毀率高達近40%、12歲以下兒童騎行事故頻出(含至少1例死亡案例)、車輛維修點不斷增多占用城市空間等問題,讓人們對ofo產品和管理問題質疑聲不斷,大多數人們認為這與ofo未拋棄沒有衛星定位的機械鎖有關。在上海市11歲兒童騎行ofo共享單車發生事故身亡事件后,上海市自行車協會曾要求ofo立即重新研發,安裝智能鎖。可截至當前,市面上絕大多數的小黃車依然采用機械鎖,仍然沒有衛星定位和精細化管理能力。
Ofo方的態度也十分曖昧,甚至是消極。“定位的方式多種多樣,不一定是衛星定位。ofo目前正在研發新的技術手段,很快會落實。”ofo商務合作高級總監郭海利說。這一沒有具體落實時間、具體方案的說辭,被不少網友稱“少一點套路,多一點誠意和干貨”。
為了共享自行車規范、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為了真正去滿足“最后一公里”出行需求,也為了人們可以更安全、更放心的去騎行共享單車,ofo還是早一點行動去召回不合格車輛,早一點替換機械鎖為智能鎖為好。否則,在征求意見的過渡期結束后,ofo很可能將面臨“被退出”、“被拋棄”的尷尬局面。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