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上固體廢物產生量最大的國家之一,全國每年新增固體廢物100多億噸,歷史堆存總量高達600億噸至700億噸,部分地區垃圾圍城現象非常突出。早在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就印發了《“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探索建立“無廢城市”建設綜合管理制度和技術體系,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無廢城市”建設示范模式。
作為國內智能回收行業龍頭企業,小黃狗環保科技(以下簡稱“小黃狗”)自2017年成立以來,始終以“天下無廢”為愿景和使命。小黃狗認為,垃圾分類工作是要做人性對話溝通、重建新的文明,這是很大的挑戰。經過4年的探索和實踐,小黃狗為居民提供多場景垃圾分類回收服務——通過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便民交投點、上門回收/代扔三大業務模式,讓垃圾分類服務半徑延伸至最后1米,為無廢城市的建設持續助力。
讓垃圾分類成為一種“肌肉記憶”
政策、條例是推動垃圾分類行為的被動方式,只有讓居民主動參與,建立牢固的環保意識,甚至成為一種“肌肉記憶”才能夠稱得上行為習慣的養成,這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小黃狗一直倡導用柔性方式引導居民,提升參與率和主動性。比如適當的積分激勵機制、公益方式引導、趣味化、科技感的用戶體驗等等。
在小黃狗覆蓋的城市之一長沙市,一個社區便民交售點可覆蓋直徑三公里的范圍,將居民社區和商鋪涵蓋其中。
在位于長沙市岳麓區潤澤園的小黃狗便民交投點門店,一位前來交售紙皮的居民熱情地介紹自己的感受:“以前家里的快遞盒、塑料瓶之類的可回收物,量少不值得回收一次,攢的久了占地方不說還影響家里的衛生,其實造成了很多浪費。現在有了小黃狗便民交售點,隨時可以交售。工作人員熱情周到,最關鍵的是誠信,不用擔心在重量上作假。”

“居民對于垃圾分類工作還是非常支持的,了解到我們上門回收的工作人員平時工作非常辛苦,還會給工作人員準備一些礦泉水和水果,方便他們隨時補充一些能量”,小黃狗長沙城市經理劉豐提到這些和居民之間這些溫暖的互動,非常感動。在他看來,居民垃圾分類意識的建立和分類率的提升就是對自己工作最大的認可。
青海省省會西寧市城西區冷湖路社區,近日迎來了萌萌的小黃狗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引來了不少轄區居民的體驗。居民劉阿姨表示:“以前不是將廢舊物順手扔進垃圾箱,就是攢到一定量時再喊人來收,堆到家里太不方便了,現在樓下就有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隨時投放隨時變現,真的是太好了。”居民廖先生說道:“以前從沒想過回收廢舊物還能這么方便,這只‘小黃狗’不僅智能環保,實現了資源回收再利用,對于大家養成垃圾分類回收的習慣還是非常有幫助的。”

助力無廢城市建設 促進全民垃圾分類習慣養成
無廢城市是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
無廢城市并不是沒有固體廢物產生,也不意味著固體廢物能完全資源化利用,而是一種先進的城市管理理念,旨在最終實現整個城市固體廢物產生量最小、資源化利用充分、處置安全的目標。
無論是無廢城市的建設,還是全民垃圾分類行為習慣的養成都是不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通過政策推動、企業介入、全民參與。小黃狗將生活垃圾從產生到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的鏈條捋順,實現垃圾分類全生命周期管理,以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社區便民交售點為依托,再加上上門回收/代扔服務,為居民打造了一個多維度、全場景的垃圾分類回收服務鏈條。
小黃狗環保科技董事長王澤銘曾多次表示:“我們要引導越來越多的人,從回收利用一張紙、一個塑料瓶子開始,將越來越多的人帶入到垃圾分類的行動中來,共同參與全球循環經濟的共建,改變人類的生存環境。”
截至目前,小黃狗已經進駐全國43個城市,覆蓋9000個以上社區,鋪設12000多臺智能垃圾回收機,用戶超過600萬,服務超過1200萬個家庭,同時還在近40個城市布局了社區便民交售點,實現碳減排近81萬噸。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