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蘋果不再創新的原因或許找到了:因為它不是一家科技公司!不開玩笑,這可是蘋果CEO蒂姆-庫克說的。
據CNBC報道,庫克對記者表示,蘋果與其說是一家科技公司,不如說是一家消費品生產商。庫克稱,“(巴菲特)非常清楚,他不投資科技公司,也不投資他不了解的公司。他完全清楚這一點。因此,他顯然把蘋果視為一家消費品公司。”
暫且不說“邏輯鬼才”庫克的觀點是否正確,如果他能將蘋果重塑為一家消費產品公司,其回報將令人難以置信。Bespoke Investment Group統計了各行業的市盈率。目前,蘋果股價的往績市盈率為17.47倍。日用消費品公司的市盈率為20.07倍。
寶潔公司和高露潔-棕欖公司等頂級消費品公司的市盈率接近25倍。如果蘋果的市盈率達到類似水平,該股將達到296美元。與此同時,大型科技公司正受到圍攻。歐洲監管機構實施了嚴格的新法律《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來保護隱私,破壞了大型科技公司吞噬消費者數據、打造新商業模式的努力。
庫克去年10月贊揚了歐盟的新規定。而且,他一直是在美國本土推行監管的最響亮的支持者之一。這并不令人驚訝,因為Facebook很有可能徹底顛覆蘋果的商業模式。
蘋果幾乎所有的利潤都來自iPhone。庫比蒂諾生產硬件,編寫代碼,讓一切都如絲綢般光滑。但Facebook正在蠶食軟件領域,它旗下的Facebook、Instagram、Messenger和WhatsApp都是最受歡迎的iOS應用程序。
上周,《華爾街日報》報道稱,這家社交媒體巨頭正與萬事達、Visa和第一數據公司就一套支付系統進行談判,該系統將把Facebook的資產變成一個活躍的生態系統。這種開發可能使物理硬件變得無關緊要。
在中國,微信也享有類似的地位。Stratechery的本-湯普森提出了一個值得思考的觀點:盡管蘋果在中國進行了巨額投資,但微信才是蘋果在中國表現不佳的原因。
蘋果公司在中國有50家門店,那里的投資比整個歐洲都要多。不過,研究公司IDC 4月份的一項研究發現,蘋果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僅為12%,較上年同期下降了30%。
蘋果需要阻止Facebook構建自己的生態系統,說服投資者自身正在尋求其他商業模式,并重塑自己的品牌,以擺脫潛在的監管。
前兩項行動正在順利進行。幾個月來,庫克一直在抨擊Facebook。他還告訴所有愿意聽的人,這個由iPhone撐起來的公司現在是一家服務企業。
不斷增長的服務收入使這成為一個引人注目的故事。今年第二季度,包括Apple Music、App Store、iTunes、Apple Pay和谷歌等公司的授權支付在內的服務業務占銷售額的20%,約合115億美元。然而,iPhone仍然占據了銷售額的54%。
庫克還試圖通過大規模的股票回購計劃來提高每股收益,并就公司的性質發表了許多高調的公開聲明。庫克讓華爾街的大多數人相信,蘋果已經發生了轉變,并讓他們忘記iPhone是一個利潤有多高的業務。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如今的蘋果看起來很像2011年的IBM。當時,巴菲特以170美元的價格購買了藍色巨人的股票。他贊揚了該公司的股票回購和悠久的盈利歷史。他最終在2018年以18%的虧損賣出了該頭寸。在同一時期,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了116%。
據外媒報道,蘋果不再創新的原因或許找到了:因為它不是一家科技公司!不開玩笑,這可是蘋果CEO蒂姆-庫克說的。
據CNBC報道,庫克對記者表示,蘋果與其說是一家科技公司,不如說是一家消費品生產商。庫克稱,“(巴菲特)非常清楚,他不投資科技公司,也不投資他不了解的公司。他完全清楚這一點。因此,他顯然把蘋果視為一家消費品公司。”
暫且不說“邏輯鬼才”庫克的觀點是否正確,如果他能將蘋果重塑為一家消費產品公司,其回報將令人難以置信。Bespoke Investment Group統計了各行業的市盈率。目前,蘋果股價的往績市盈率為17.47倍。日用消費品公司的市盈率為20.07倍。
寶潔公司和高露潔-棕欖公司等頂級消費品公司的市盈率接近25倍。如果蘋果的市盈率達到類似水平,該股將達到296美元。與此同時,大型科技公司正受到圍攻。歐洲監管機構實施了嚴格的新法律《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來保護隱私,破壞了大型科技公司吞噬消費者數據、打造新商業模式的努力。
庫克去年10月贊揚了歐盟的新規定。而且,他一直是在美國本土推行監管的最響亮的支持者之一。這并不令人驚訝,因為Facebook很有可能徹底顛覆蘋果的商業模式。
蘋果幾乎所有的利潤都來自iPhone。庫比蒂諾生產硬件,編寫代碼,讓一切都如絲綢般光滑。但Facebook正在蠶食軟件領域,它旗下的Facebook、Instagram、Messenger和WhatsApp都是最受歡迎的iOS應用程序。
上周,《華爾街日報》報道稱,這家社交媒體巨頭正與萬事達、Visa和第一數據公司就一套支付系統進行談判,該系統將把Facebook的資產變成一個活躍的生態系統。這種開發可能使物理硬件變得無關緊要。
在中國,微信也享有類似的地位。Stratechery的本-湯普森提出了一個值得思考的觀點:盡管蘋果在中國進行了巨額投資,但微信才是蘋果在中國表現不佳的原因。
蘋果公司在中國有50家門店,那里的投資比整個歐洲都要多。不過,研究公司IDC 4月份的一項研究發現,蘋果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僅為12%,較上年同期下降了30%。
蘋果需要阻止Facebook構建自己的生態系統,說服投資者自身正在尋求其他商業模式,并重塑自己的品牌,以擺脫潛在的監管。
前兩項行動正在順利進行。幾個月來,庫克一直在抨擊Facebook。他還告訴所有愿意聽的人,這個由iPhone撐起來的公司現在是一家服務企業。
不斷增長的服務收入使這成為一個引人注目的故事。今年第二季度,包括Apple Music、App Store、iTunes、Apple Pay和谷歌等公司的授權支付在內的服務業務占銷售額的20%,約合115億美元。然而,iPhone仍然占據了銷售額的54%。
庫克還試圖通過大規模的股票回購計劃來提高每股收益,并就公司的性質發表了許多高調的公開聲明。庫克讓華爾街的大多數人相信,蘋果已經發生了轉變,并讓他們忘記iPhone是一個利潤有多高的業務。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如今的蘋果看起來很像2011年的IBM。當時,巴菲特以170美元的價格購買了藍色巨人的股票。他贊揚了該公司的股票回購和悠久的盈利歷史。他最終在2018年以18%的虧損賣出了該頭寸。在同一時期,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了116%。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