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時間10月27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團(NYSE:BABA)今日發布了截至2015年9月30日的2016財年第二季度財報。營收為人民幣221.71億元(約合34.90億美元),同比增長32%。凈利潤為人民幣227.03億元(約合35.7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人民幣30.30億元增長649%。基于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凈利潤為人民幣92.52億元(約合14.5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人民幣60.08億元增長36%。
財報發布后,阿里巴巴首席執行官張勇、首席財務官武衛、董事局執行副主席蔡崇信等高管出席了隨后舉行的電話會議,解讀財報要點并回答分析師提問。
以下為分析師問答環節主要內容:
美國銀行-美林分析師:我有兩個問題,首先是關于你們的中國在線零售業務,我們看到在過去幾個季度,天貓在增長率方面都超過淘寶,而且這個趨勢越來越明顯,我想知道你們對此的看法,你們有沒有看到用戶群體和用戶習慣出現什么結構性的變化?淘寶的長期定位可能是什么?
第二,我想了解一下你們在一二線城市之外的中小城市的業務擴張方面的最新進展?
張勇:我們一直強調,對于中國在線零售業務,我們是把淘寶和天貓平臺當做一個整體來管理的。淘寶和天貓是兩個不同的品牌,它們各自擁有非常清晰的市場定位,但是它們也是整合在一起的平臺。所以我們看的是將兩者加在一起的整體增長率,并且對此有非常清晰的運營目標,也就是在五年之內達到一萬億的銷售額。目前,我們非常高興地看到公司正在逐步按計劃朝這個目標邁進。
在偏遠地區,半年多前我們開始進行一些推廣活動和擴張措施,目前我們看到了非常好的進展。第二財季我們增加了4000個淘寶村,中國市場非常大,我們其實還處在發展的初期階段,現在最重要的事情還是為農民創造一個價值平臺,現在我們正在幫助他們從阿里巴巴的平臺購物以提升生活方式,未來我們將幫助他們將自己生產的產品銷售到城市中去。我們會繼續在偏遠地區加快發展,為用戶創造方便。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我也有兩個問題,首先是關于品牌電子商務的,今年的雙十一很明顯的重點是渠道,我們從零售商那里聽說現在他們來自天貓的銷售中20%到50%都是消費者到他們的店鋪中完成的,這是很大的一個進展,可否介紹一下你們短期內將如何衡量這方面戰略的效果?你們將如何記錄那些到零售商家實體店鋪里完成的銷售額?
另外,我從不同的渠道聽說今年雙十一的市場營銷費用將達到30億美元,請問這30億美元將如何花,預期將取得什么效果?長期來看,這對于阿里巴巴在線上線下營銷的收入影響是什么?
第二,關于你們的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利潤率方面,近期你們提出全資收購優酷土豆,很明顯近期中國互聯網行業的整合非常多,你們會不會覺得現有的戰略性的資產的估值已經比較合理而加快對于這些戰略性資產的收購?還是說公司現有的EBITDA利潤率已經是比較好的可以持續發展下去的水平?
武衛:我先來回答第二個問題,關于利潤率,我們想要說的還是,阿里巴巴的業務發展不是以追求利潤率為目標的,這也是我們不給出利潤率預期的原因。我們的核心業務的利潤率比較高,我們會繼續對新的和現有的業務進行戰略性投資,已獲得長期的價值和利潤的提升。在投資方面,我們有非常嚴格的篩選標準,對于投資后的效果,我們也有相應的衡量指標和工具。
張勇:對于你第一個問題,今天,我們在面對這些O2O領域的機會的時候,覺得應該針對不同的類別和行業發展不同的解決方案,不同的行業應該發展不同的措施,人們一直都在說線上線下的購物體驗,目前,我們在統計銷售額的時候,只計算了通過阿里巴巴的平臺通過支付寶支付完成的交易的金額。
但是我們的O2O戰略的一部分卻是一些從線上產生、到線下完成的訂單,消費者實際上是到實體店鋪里去取貨,他們可以通過線上進行購買,但是到線下去享受服務,所以不同的行業可能會有不同,但是我們統計的銷售額永遠都是通過我們的平臺完成的交易額。
對于你提到的30億美元營銷費用,對此我們并不知情,這并不屬于我們的運營數據。
分析師:可否介紹一下那部分并沒變現的平臺交易額?比如,淘寶平臺上的賣家有多少是不向阿里巴巴支付任何費用的?他們產生的交易額占你們總交易額的比例大約是多少?
第二,阿里云計算業務的1.02億收入中,有多少是來自傳統云計算業務比如基礎設施、平臺和服務等,有多少是來自網絡主機托管服務?云計算業務的增長有多快?
蔡崇信:我們并沒有把特定的交易額與特定某塊的收入連結在一起,因為廣告主在我們的平臺進行廣告投放,并不僅僅是為了那部分直接能夠產生的銷售額,他們也尋求獲得新消費者、與消費者互動等,一種可能的場景是,一個用戶因為某個商家的廣告推廣而購買了其商品,然后一個星期之后,這個用戶又回到這家商家再次購買商品,因為用戶收藏了這家店鋪。這中額外產生的銷售額雖然并不是廣告投放的直接效果,但是商家獲取了新用戶。
所以,商戶通過在我們的系統投放廣告達到的效果有很多種,并不是只有直接產生的銷售額而已。我們覺得我們的中國零售平臺是特別好的一個地方,幫助商戶來建立品類、推廣店鋪并且與用戶互動聯系,這就是中國零售平臺對商家最大的吸引力。
武衛:關于你第二個問題,阿里云大部分的營收都來自傳統云計算業務。
86 Research分析師:你們中國零售平臺上各品類商品對營收的貢獻比例的最新變化?我覺得可能服裝是比較成熟的品類,一些新的品類比如食品和飲料的發展比較強勁,那么新的品類是不是在增長率的貢獻方面比比較成熟的品牌高?
第二,我覺得阿里云計算業務三位數的增長應該主要是用戶數目增長驅動的,可否介紹阿里云的最新客戶數以及云計算業務的盈利情況?
張勇:總銷售額按品類來分的話,天貓的消費電子產品、手機和大家電產品的銷售在上季度增長很快,此外,我們還看到的一個非常明顯的趨勢是,更多人在我們的零售平臺上購買日用必需品,因為這比去實體零售店方便得多,食品飲料、尤其是生鮮食品,也越來越受在線消費者的歡迎。
武衛:阿里云計算的付費用戶的增長情況非常不錯,這方面的數據我們并沒有每季度都公布,目前使用阿里云服務的企業用戶已經超過150萬,有一部分是淘寶和天貓上的商戶,未來我們可能會考慮公布更多這方面的情況。
蔡崇信:關于云計算業務盈利性的問題,目前云計算行業還處于發展初期,市場潛力非常大,阿里云目前還沒有考慮盈利的問題,因為長期看來,這項業務一定會盈利,但盈利并不是我們目前關注的重點。
瑞銀分析師:我有兩個關于行業聯盟的問題,你們提到要在雙十一促銷期間與其他幾家各家在線零售商進行合作,現在看起來,阿里巴巴的角色正在從實體商業的攪局者,轉變成為實體店的拯救者,那么你們如何看待在線零售未來的長期發展前景?隨著與線下商業合作的加深,阿里巴巴在中國整體零售領域的滲透率還能有很大的提升嗎?
第二個問題與在線旅游服務相關,昨天百度,攜程和去哪兒達成交易之后,你們如何看待中國在線旅游服務行業的競爭格局?其中阿里巴巴將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張勇:現在中國在線零售的銷售額只占社會零售總額的10%左右,增長潛力還非常大。從用戶分布來看,中國有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小城市和農村偏遠地區,這也是我們啟動農村淘寶項目的原因,幫助農村居民接觸電商,也是我們新用戶發展的需要。
商品品類拓展方面,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線上購買日用品、家居用品,對于一些品類而言,電商的滲透率還遠低于10%,未來的增長潛力很大。
第二個問題,是的,我們了解到了百度和攜程的交易公告,我們相信中國的旅游市場非常大,市場規模超過5000億,而且中國用戶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漸提升,越來越多中國人出去旅游。我們的旅游業務是“去啊”,“去啊”的發展非常好,公司在旅游領域的投入也會繼續增加。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宏觀經濟疲弱會否對公司四季度的平臺銷售額增長帶來影響?你們對雙十一的銷售額增長有無設定目標?
第二,PC端的Take Rate(指電商平臺對于平臺上產生的一定交易額中獲得的收入的比例)最近幾個季度都在下降,看起來你們正在進行新的廣告的嘗試,你們如何預測第四季度以及接下來的PC端Take Rate的變化?
蔡崇信:宏觀經濟方面,我們覺得其實中國的經濟增長依舊非常快,阿里巴巴也將受惠于這種快速增長,這是一個雙向受惠的局面。但是,我們覺得目前的宏觀經濟情況不會從根本上影響中國消費者的消費節奏,要知道消費在中國經濟中的貢獻率只占37%,而在一些發達國家,這個比例則超過60%,所以中國消費增長的動力依舊非常強勁。
中國消費者的現金流動性非常好,儲蓄率更高,并且過去幾年每年的平均工資增長率都超過10%,所以我們預計暫時的宏觀經濟放緩不會從根本是帶來居民消費模式的變化。至于公司的平臺銷售額增長預期,我們無法提供,下個季度的數據非常難以預測。
武衛:關于PC端的變現的問題,你注意到了公司的PC端變現能力在穩定改善,但是變現這個問題我們認為將PC端和移動端綜合起來看,比只關注移動端或者PC端的Take Rate更有意義,因為我們將零售平臺視為一個整體,貢獻PC端營收和移動端營收的商戶都是同樣的商戶,只是在不同的屏幕背后而已。未來,當然我們認為移動端營收轉化率的數值更為重要,因為上季度移動端貢獻了超過60%的總交易和超過60%的中國零售平臺的收入,我們認為移動端的Take Rate從長期來看還將繼續增長,雖然短期的話增長率并不一定一直在提高。
張勇:關于雙十一,阿里巴巴所有參與的商戶與服務提供商都在為兩個星期后的雙十一在做準備,今年雙十一從戰略上看會注重移動端,PC電商向移動端的過渡改變了用戶消費模式,預計很多人雙十一那天會在半夜開始的時候進行購物,整天來看,很多人會在移動端進行購物。
第二,今年的雙十一也將注重電商全球化,這也是為什么在今年雙十一的開啟儀式上請了那么多外國品牌的代表的原因,這是我們全球化戰略的起步。
此外,今年的雙十一還將注重渠道,我們與線下實體商戶的合作將遍及中國330個城市為用戶提供整體的購物體驗。此外,我們無法給出雙十一銷售額的具體預期。
摩根大通分析師:我知道你們不具體提供對利潤和利潤率的預期,但是公司第二財季的利潤率同比基本沒有變化,2017財年利潤率大致會有怎樣的趨勢?
武衛:我們的核心業務的利潤率是非常健康的,在55%到60%之間。雖然第二財季利潤率同比是持平的,明年公司還將繼續進行戰略投資。你們很多人都一直問利潤率的問題,從以往經驗來看,每次我們進行戰略投資的時候,總會引起投資者關于利潤率的擔憂,但是想象一下,如果阿里巴巴2003年沒有對淘寶投資,2009年沒有投資云計算業務,就因為那些年很多人質疑我們的利潤率,那么很難想象阿里巴巴現在會是個什么情況。
UC和高德業務的進展很好,雖然目前還比較小,我們未來會公布更多的信息,對于優酷土豆的投資并不會從根本上改變公司的利潤結構。
高盛分析師:我的計算顯示天貓上財季總銷售額環比增長了73%,這是創紀錄的增速,如此快速增長的原因是什么?未來這一增速會否可以保持?
第二,公司O2O業務策略是什么?是與其他O2O平臺進行現金補貼戰,還是會利用用戶優勢采取別的策略?
武衛:總交易額的增長方面,我們一直將天貓和淘寶視為一個整體,兩者合起來的增長數字對公司而言更有意義。第二,公司此前提到了到2020財年平臺銷售額達到1萬億美元的目標,你可以由此推算未來幾年的銷售額增長預期。整體上看,天貓平臺的品牌和服務更有優勢,因此增長更快。
蔡崇信:中國的O2O市場規模非常大,規模在1萬億美元左右,我們認為,這個行業現階段可以容得下幾家服務提供商,并不會出現贏家通吃的情況。目前,O2O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各家公司的資金投入主要用于用戶獲取和返現補貼。
阿里巴巴在移動端擁有無可比擬的用戶優勢,手機淘寶和支付寶錢包都屬于中國用戶最大的應用,用戶每天都會進行交易,而兩者都有“口碑”業務的入口,所以阿里巴巴在O2O業務上的投入可能與其他O2O服務提供商不太一樣,我們覺得一些領域比如商戶獲取和其他可以創新的方面是值得投資的領域,建立巨大的銷售團隊并不是正確的競爭方式。阿里巴巴希望將“口碑”業務發展成創新型、輕型的業務。
分析師:可否預測一下PC端營收轉化率的趨勢?看起來第一財季該轉化率下降了0.5個百分點左右,而第二財季下降了0.07個百分點,那么第三財季該轉化率是否會出現上升?
另外,雅虎將剝離出Aabaco,可否介紹這家公司與阿里巴巴的關系?阿里巴巴有沒有興趣回購Aabaco股份?
武衛:我們一直努力在添加更多廣告庫存的情況下,同時提高在線營銷服務的效率,PC端的Take Rate正在穩步提升,但我們仍然愿意將PC端和移動端營收轉化率放在一起考慮,移動端銷售額未來還將繼續增長。
蔡崇信:關于Aabaco,我們和大家一樣,除了公開的媒體消息,并沒有更多的了解。我們最近從新聞中讀到,這家公司的剝離可能要延遲到明年1月份,此外我們不預測那之后會發生什么事情。關于投資會回購,我們的考慮就與我們進行股票回購計劃的原則一樣,一定要為股東創造價值。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