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大家都宅在家里不出門,在“宅著就是做貢獻”的日子里,線上購物、京東到家、在線醫療、在線辦公、在線教育、游戲娛樂等各類線上業務催生“宅經濟”。
2020年一場突發的“疫情”正讓各行業加速向“線上化”轉型,以下是小象整理的五大行業轉型線上業務的自救案例。
一、生鮮電商,“到家”業務猛增
民以食為天,宅在家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溫飽問題。受疫情影響,消費者減少外出,線上買菜成了一種剛性需求,這使得“送貨到家”業務獲得前所未有的關注和爆發式增長,據媒體報道,一直布局“到家”業務的盒馬鮮生、京東到家、美團買菜、每日優鮮等生鮮電商企業業績增長十分亮眼。
我們都知道,2019年對生鮮電商行業的發展是非常不友好的,比如淘集集、吉及鮮、呆蘿卜等大量生鮮電商平臺資金鏈斷裂,關停倒閉。誰也沒有想到,2020年生鮮電商平臺意外地迎來了行業的春天,線上買菜需求大幅增加,各大平臺訂單量增長迅猛。微信小程序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除夕到初七,小程序生鮮果蔬業態交易筆數增長149%,社區電商業態交易筆數增長322%。
以下是各大生鮮電商所透露的媒體數據:

生鮮領域一直是各大企業爭先競奪的風口,市場規模近5萬億,此前的滲透率不足5%,可想未來巨大的增長空間。疫情之后,線上生鮮的消費需求或許不會像這段時間這么集中,但此次事件已經成功培育了很大一部分消費者線上購買生鮮的習慣,而這批用戶未來將會推動生鮮電商行業穩步前進。
二、傳統百貨,直播帶貨成破局之道
2019年,伴隨著“口紅一哥”李佳琦、“淘寶直播一姐”薇婭的出圈,直播帶貨進入眾人的視線,2020年,由于疫情的特殊性,“無接觸式購物”成為當下購物熱點。
疫情之下,購物中心紛紛推出“無接觸購物”,以線上商城取代以往的線下體驗。
北京華潤五彩城在近日上線店鋪導購群,支持與店長1V1線上交流,并通過無接觸配送服務滿足用戶購物需求。北京印象城也推出會員線上群,并通過紅包、禮品等形式,提升用戶滿意度;西單大悅城選擇了上線微信小程序,豐富用戶的購物形式;銀泰百貨由于在2019年就開始布局線上購物,并且已有喵街App,線上化進度較快。

在直播帶貨方面,購物中心同樣在布局。如銀泰百貨再次聯合淘寶,邀請近千名導購直播賣貨,通過與順豐合作進行快遞配送,為顧客提供上門服務;北京印象城聯合北京萬科半島廣場推出IN核購物直播間,用戶只需要通過抖音,即可看到多家品牌的在線直播,從而在直播間享受購物服務;西單大悅城也發起“云購物”,雅詩蘭黛、歐舒丹、YSL等多個美妝品牌參與其中,專柜導購成為主播,為用戶介紹商品。
可以看到,特殊時期購物中心的“線上化”步調正在加速,線上商城已成標配,導購直播帶貨正在成為線下百貨業發展的新方向,這也將成為疫情過后購物中心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三、停課不停學,教育轉型“線上營業”
受疫情影響,教育部1月27日發布了《關于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要求各地大中小學延期開學并提倡“停課不停學”,而各省市也普遍延長假期并禁止校外培訓機構線下培訓。一時間,屏幕變黑板、老師成主播,為了不耽誤學生學業,各地方相繼開展在線教學,這是當下全國師生正在適應的新變化。

相比于線下教育,在線教模式具有天然的互聯網基因,面對疫情,在線模式展現出強大的時間和空間靈活性,通過直播課程實現與老師的實時互動,能夠讓用戶足不出戶地享受到優質的教學服務。
數據顯示,學而思、猿輔導等平臺,其單日同時在線流量超500萬人。釘釘方面也表示,目前已有1200萬學生、2萬多所學校加入了“在家上課計劃”。中國平安旗下麥奇教育科技,春節期間,旗下青少兒在線教育品牌vipJr使用量同比增加215%,成人在線英語教育品牌TutorABC的使用量同比增長85%。
線上課堂陣容龐大,但效果卻參差不齊。除了沒電腦沒網的問題,學生在線摸魚,老師被技術癌折磨到崩潰,家長也天天在與硬件設備的故障作斗爭。一時間,#上網課太難了#、
#網課欺負人#等話題頻頻登上微博熱搜,在線教育是不可逆趨勢,如何用新技術、新模式提高教學效率、保證教學效果以及行業難題“獲客”問題仍是當下在線教育需要面對的難題。
四、視屏會議,遠程辦公軟件受“追捧”
疫情期間,遠程辦公軟件得到了眾多企業的追棒,釘釘的下載量一度位列AppStore第一名,而排在在線辦公第二位的便是企業微信,遠程辦公、視頻會議也成為當下職場熱門話題。事實上加入遠程辦公大戰的遠不止他們二位。根據天眼查的數據顯示,當前國內一共有約4500家云辦公企業。

回顧開工首日,上千萬企業、約2億人次殺入遠程辦公,這直接導致了釘釘2天擴容了2萬臺云服務器;這一天,企業微信平臺也同時涌入了數百萬企業,從正月初一開始,企業微信就一直持續從幾十倍到幾百倍的擴容;年前才剛剛開放的華為云WeLink,新增企業數便達到數十萬,新增日活超百萬;金山辦公旗下的WPS文檔、會議等用戶也從正月初一就開始了快速增長……
字節跳動飛書、Zoom視頻、小魚易連等隨后紛紛加入這場大戰,百度Hi企業智能遠程辦公平臺也宣布對外開放,上上簽為新老用戶免費贈送200份電子合同 ……還有更多的遠程辦公平臺正在悄然殺入。
目前來看,遠程辦公還是一片藍海,遠程辦公并非偽需求尤其是異地辦公或者出差辦公,這種遠程辦公的形式早已有所運用。而經過此次疫情,這種遠程辦公方式的運用概率只會增加,但是可想競爭之大。
五、線上抗疫,突然火爆的線上醫療
受疫情影響,在萬物蕭條之際,卻有一個行業意外的火了!這就是在線醫療行業!阿里健康、京東、騰訊微信、微醫、丁香園、新浪微博、1藥網、好大夫、叮當送藥、部分醫院等都已經開通了在線問診平臺。
據悉,騰訊聯合微醫、好大夫在線、 企鵝杏仁、醫聯、丁香醫生等提供免費在線義診服務;阿里健康在支付寶搭建了一個針對武漢地區市民的免費義診入口;京東健康宣布啟動在線義診,向用戶提供免費在線問診和心理疏導服務。平安好醫生聯合武漢市衛健委、福州市衛健委、合肥市衛健委、唐山市醫療保障局,開通抗疫義診,免費為市民提供新型肺炎咨詢、疫情防護指導服務。

在醫療資源被擠兌之際,線上平臺的出現極大地緩解了醫院壓力,對穩定患者情緒發揮了重要作用。
雖然在線醫療行業變得異常火熱,但盈利卻不是很樂觀。從目前的在線醫療問診平臺經營模式來看,很多平臺都是不收取問診費,線上醫生的費用都是由醫療企業在燒錢補貼,是為了幫助用戶習慣,打磨產品,從而換取長線盈利。
疫情的到來迫使各行業加快線上化轉型的節奏,但是也將業務的諸多環節主動暴露在來自互聯網的風險中,從企業與消費者的線上觸點開始,到用戶的轉化、留存,進而產生交易、借貸等用戶行為,傳統業務在走向線上化轉型的過程中,往往采用快速套用互聯網企業業務模式的做法,將業務“裸奔”上線,而忽略了互聯網世界中已越來越專業化、團伙化的欺詐風險。
舉個例子,企業在往線上轉型時必然會遇到第一個問題就是“獲客”,各行各業扎堆進軍電商平臺,為了爭奪市場,發起各種營銷活動(紅包、優惠券、獎金)以達到獲客拉新,越來越多的App采用“用戶裂變”的方式進行推廣,以降低獲客成本,卻忽略了背后緊跟的一條特殊產業鏈:羊毛群。羊毛群操縱大量賬號參與營銷活動,獲取優惠券獎勵,通過收取費用代人下單,從而獲利。由于激勵是可變現的,此類推廣活動吸引了大量灰產通過作弊來套取推廣費用,使得活動方損失慘重。
針對上述場景,頂象頂象技術反欺詐專家分析,營銷活動應該從多個方面防范:首先,電商平臺必須建立營銷反欺詐體系:有營銷活動時候,業務營銷活動要與營銷反欺詐體系聯動,將業務納入到營銷反欺詐體系的保護之下。
其次,部署專業做風控解決方案:頂象互聯網營銷反作弊解決方案有效防范營銷作弊、刷紅包、薅羊毛、推廣作弊等欺詐風險。其App加固和專有虛機源碼保護有效防范電商客戶端、H5、Web被破解入侵,防止攻擊者通過端口漏洞進行批量注冊、批量登錄、批量搶單等。Dinsight實施決策引擎及時發現各類風險操作,并通過智能無感驗證進行有效攔截。此外,Xintell智能模型平臺平臺根據業務場景和需求建立更貼切的風險模型,進一步提升風控效果。
綜上,在業務線上化轉型過程中,企業可以選擇專業的業務安全服務商進行合作,諸如頂象等業務安全公司,保障業務增長的同時有效防范業務風險。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