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3月31日早間消息,由于iPhone銷量的增長放緩,以及代工制造業的競爭日趨激烈,鴻海精密的季度利潤3年多以來首次出現下降。
作為富士康科技集團中最大的成員企業,鴻海報告稱,第四季度凈利潤同比下降7%,至529億元新臺幣(約合16億美元),低于分析師平均預計的591億元新臺幣。根據彭博社的數據,這是鴻海自2012年第二季度以來首次出現利潤的同比下降。
鴻海2015年全年利潤超預期,然而市場對智能手機需求的增長放緩正帶來影響。鴻海的約一半營收來自蘋果,而后者今年1月預警稱,由于中國市場的減速,將 出現10年多以來的首次季度營收下降。近期,蘋果推出了小尺寸、價格較低的iPhone,而許多投資者認為蘋果希望借這一產品提振業務。
富士康正試圖從一家代工制造商轉型為關鍵的電子元件和設備供應商。鴻海和富士康旗下多家公司周三宣布,將以約3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夏普。
彭博情報分析師吉滕德拉·瓦拉爾(Jitendra Waral)在鴻海財報發布前表示,鴻海盈利的下降主要是由于“來自最大客戶蘋果的代工業務的減速”。此外,“和碩和緯創等對手在手機代工領域的競爭,以及iPad出貨量的下降可能也造成了影響”。
IDC去年12月預計,全球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增長率今年將首次跌破10%。鴻海第四季度營收為1.43萬億元新臺幣,低于分析師平均預計的1.45萬億元 新臺幣。盡管鴻海沒有提供業績展望,但蘋果和三星此前都已警告稱,2016年將會是科技行業的艱難一年。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