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吉利公布了航天領域布局的最新進展。
據了解,目前,時空道宇自主設計研發的首發雙星各分系統正樣產品已生產齊套。關鍵載荷完成地面應用驗證,性能指標滿足設計預期。在2018年,吉利開始布局航天領域,戰略投資了時空道宇,致力于推動中國衛星產業鏈商業化升級和航天技術商業化應用。
據介紹,首發雙衛星即將轉入衛星裝配后的各項環境試驗,如模擬衛星隨火箭上升階段狀況的振動試驗、模擬衛星在近零下270℃的太空運行狀況的熱真空試驗等。預計雙星將于6月進行星箭合體試驗。完成這些試驗考核后,衛星就可在符合質量標準的前提下正式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入軌,為用戶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務。
此外,低軌衛星布局形成后,時空道宇不僅將打造自身立體出行,還將與汽車制造、大數據等行業融合形成開放的平臺,推出國內首個航天AI數據云OmniCloud,將航天AI數據、工業互聯網等行業進行融合,以衛星技術(通信、導航、遙感)為核心,以衛星信息服務為內容,提供衛星云產品、定制化行業解決方案等在線服務。
在城市出行方面,通過高精度定位技術、人工智能等服務對數據進行分析、對車輛進行監管,提供城市公共車輛監管、網約車監管、共享汽車監管服務;在智能駕駛方面,助力智能駕駛感知、決策、控制,打造安全可靠的駕駛體驗,服務于高速公路自動巡航(HWA),車路協同(V2X)、AR車道級導航解決方案和高級自動駕駛(HAD)。同時在工業制造方面,通過在設備上加裝相應的傳感器,使設備廠商可以遠程隨時隨地對設備進行監控、升級和維護等操作。
資料顯示,4月20日,國家發改委將衛星互聯網首次列入“新基建”,大通信的“星時代”序幕開啟。吉利方面表示,衛星項目是吉利“新基建”投入的典型,不僅為吉利自身天地一體化出行生態提供基礎設施,還為未來出行、智能制造、無人機運輸、城市管理等多領域提供支撐,構建科技生態鏈優勢。(丁廣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