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圍繞“新基建”這一主題,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持續聚焦人工智能應用。他表示,在智慧教育領域,落實減負增效的關鍵是要深化AI應用。

他表示:“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不僅能夠實現師生減負,還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真正實現因材施教。”在《關于深化人工智能應用,落實減負增效,推動智慧教育發展的建議》中,劉慶峰建議加大教育領域的新基建投資,將人工智能推動教育均衡發展、師生減負和因材施教列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重大專項。
科大訊飛深耕智慧教育16年,開發了一系列適用于各教育場景的智慧教育產品。
其中科大訊飛“智學網”,提供備、教、改、輔、研、管全方案,目前已應用于全國16000余所學校,服務師生超過2500萬,其智能批改功能幫助老師批改作業時間減少42%。
“個性化學習手冊”根據學生薄弱點生成個性化“錯題集”,并推薦相應的變式題。截止2019年底已覆蓋3000余所學校,近700萬學生使用,節約學生60%無效學習時間。
而通過智慧課堂和智慧空中課堂等產品,鄉村孩子也可以上城市里的名師課程,并且可以和老師實時互動。鄉村孩子也同樣可以享受到大數據技術的便利,有自己的知識圖譜和個性化學習方案。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
此外,在本次會議上,劉慶峰還就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基層診療能力、強化公共衛生服務;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推進“智慧人大”建設;設立中國非營利性民辦“高水平特色高校和特色專業建設工程”;持續優化稅收政策,提升科技企業全球競爭力等項提出建議。
他表示,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將進一步釋放歷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積蓄的巨大能量,并創造新的強大引擎,重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經濟活動各環節,形成從宏觀到微觀各領域的智能化新需求,催生新技術、新產品、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人工智能正在與各行各業快速融合,助力傳統行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在全球范圍內引發全新的產業浪潮。
針對這一前提,科大訊飛后續重點將圍繞三個方向,完成對“新基建”的布局。
其中包括打造“城市超腦”,加快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AI賦能行業,加快推進融合基礎設施建設;搭建開放平臺,加快推進創新基礎設施建設等。
據了解,作為連續四屆的全國人大代表,劉慶峰已經連續十八年向全國兩會遞交共計百余份書面建議。建議內容包括人工智能+、科學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創新創業、大數據安全等,涉及教育信息化、基層醫療服務、科技金融、社會管理等諸多領域。相關建議得到了相關部委的高度重視,多項已被采納實施。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