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互聯網行業風云變幻,隨著AI產業化的大幕拉開,正在展現出新的發展趨勢。11月16日,2017百度世界大會在北京舉辦,“Bring AI to Life”的主題之下,百度AI開始向產品化落地。

伴隨百度AI戰略的深入實施,百度地圖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在數據處理及大數據分析方面的應用,海量用戶數據的深層價值得以挖掘釋放,進而帶來更智能的體驗,更真實的場景,展現出更多可能性。
AI驅動地圖功能迭代,為用戶帶來智能出行體驗
2017百度世界大會宣布AI要從實驗室、從高端科技論壇走入尋常百姓家,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面對人類社會日益復雜的出行需求,百度地圖以人工智能技術為核心驅動地圖的迭代,從單一的導航工具升級為可改變人類出行方式的“智能出行管家”,為用戶帶來眾多前所未有的出行體驗。
得益于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自我進化,以及研發技術力量的不斷增強,百度地圖的更新迭代速度明顯加快。今年以來,百度地圖的智能語音技術不斷取得進步,用戶打開百度地圖喊出“小度小度”便可調起智能語音功能,可語音查路線、查詢點、限號、天氣等信息,導航中同步支持目的地變更、路線變更、路況查詢等操作。“GO出行”是百度地圖業內首家推出的功能,跨越了傳統地圖導航中以交通方式規劃路線的局限,將“打車+地鐵”、“騎行+地鐵”混合算路,真正圍繞用戶需求快速提供優選高性價比出行策略。
2017年人工智能被人們廣泛提及,但對于率先發力AI的百度地圖而言,其早就在大數據、深度學習、人機交互、圖像識別等方面先發制人占據領先優勢。百度地圖憑借每天超800億次的位置服務、超3億公里的導航服務,成為人工智能時代的“交通大腦”。
“智能”索引“真實”,改變用戶出行方式
百度地圖不僅在功能設計上實現了高度的智能化,給公眾帶來更聰明的出行選擇、更合理的時間管理、更經濟的出行成本,而且將圖像識別、深度學習等AI技術引入地圖生產,驅動地圖無限逼近真實世界。
據公安部交管局統計,截至2017年3月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首次突破3億輛,其中汽車達2億輛,機動車駕駛人超3.64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3.2億人。“在路上”的用戶規模龐大且時間夠長,必然帶來擁堵的問題。
百度地圖通過AI圖像識別技術識別道路上的車輛密度,直擊“車多”擁堵的本質,有效解決了傳統地圖速度計算強依賴于軌跡速度,“知道速度快慢,但是不能明確車輛多少”的先天性問題。基于首創的“多棲組合采集模式”、影像深度學習技術、全景圖像自動精準識別、多源數據自動差分的三大工藝,實現了數據采集、處理、更新效率的指數級提高,百度地圖在預測“堵車”的同時,能夠基于出行大數據幫助司機實現“智能避堵”。
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百度地圖正在掀起出行領域的變革,基于智能語音技術全程“語音交互”、基于大數據云計算“行程規劃”進行“智能避堵”,基于用戶畫像提供個性化“出行方案”。百度地圖將人工智能技術優勢與日常出行場景深度融合,實現了從工具到平臺的飛躍式轉變,給人們帶來更聰明的出行選擇、更人性化的使用體驗。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