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驟然興起和線下消費場景的不斷豐富,支付作為交易入口的戰略意義逐步凸顯,借由支付打造底層賬戶體系,通過收集用戶信息挖掘數據價值便于切入其他領域,是巨頭們爭奪支付市場的根源。
日前,艾瑞發布的2015年第三方支付市場核心數據顯示,2015Q4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格局出現松動,之前一家獨大的支付寶市場份額一定程度縮水,微信支付與依托于京東金融旗下的京東支付發展勢頭迅猛,第三方支付市場的格局正悄然生變。
依托于微信發展起來的微信支付有其天然優勢,龐大的用戶體量和超強的用戶粘性讓其有足夠空間去衍伸支付業務的覆蓋領域;同時,場景作為支付落地的載體,微信支付密集的補貼活動和鋪天蓋地的營銷效果顯著,雖然微信體現收費讓用戶不明所以,但長久來看,更好挖掘微信的社交屬性價值,讓支付業務與用戶需求及習慣產生強關聯,能有效助力其未來搶占更多市場份額。
伴隨京東金融獨立兩年以來跨越式的發展,京東支付作為京東金融構建底層賬戶體系,打造O2O閉環的戰略價值毋庸置疑。自去年網銀錢包及網銀+正式改名為京東錢包、京東支付之后,目前,接入京東支付的合作商戶已突破10萬家,覆蓋旅游、地產、餐飲、通訊、游戲、電商、金融等行業;
京東錢包則整合了京東支付、白條、基金、眾籌、保險等業務作為統一入口,不局限于基礎服務和體系內白條、眾籌業務的整合,在創新拍立返、搶吧、奪寶吧等亮點應用的同時大力度持續推行“付款碼”支付,專注線下場景的拓展。從高頻的餐飲、快消行業及大流量的地鐵、車站入手,將觸角滲入洗衣、美甲、購物、藥房、養生、休閑娛樂等領域,在覆蓋全北京各大重點商圈的基礎上已經將消費場景拓展到全國10萬余家商戶。
當前的市場競爭早已不是簡單拼數據、拼流量,消費者并不買賬。以用戶為本的服務準則應該是最大限度便捷用戶體驗,根據用戶需求和習慣持續創新,提升效率的同時讓用戶有更多選擇。
起步晚于支付寶、微信的京東支付從成立之初至今依然保留網關支付、微信支付,未來還將上線白條支付,用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任一種付款方式,且堅持“走出去”戰略的京東支付一直在深化外部場景的拓展,未來,整合內部資源與外部場景發揮聯動效應,京東支付的上升空間還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獨立的第三方支付企業以及深耕于部分垂直領域的支付企業增長勢頭不容小覷,且移動端增長尤為顯著。
另外,以手機終端為載體發力移動支付的代表APPLE PAY、SAMSUNG PAY、HUAWEI PAY來勢洶洶,但是,單純依賴手機存量推廣支付并非坦途。回想支付寶與微信在移動支付興起之初瘋狂的線下爭奪,以及京東錢包“掃碼付”近一年來大力度的常態化優惠活動,手機廠商試圖單純的以手機存量打造支付生態的玩法勝率幾何?
綜合日益嚴峻的支付領域競爭態勢,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無論是以支付為手段向金融服務領域突破的行業巨頭,還是專注垂直領域的第三方支付企業,抑或是優勢互補的手機廠商和銀聯,比拼的根本在于是否能從用戶需求出發結合自身優勢創造更多可能,大家說好才是真的好。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