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2021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安全專題會議在武漢成功召開。會議匯集了來自高校、通信、制造、廣電、大數據等多個領域專家,共同圍繞5G技術與工業互聯網結合下的安全創新、應用實踐等議題進行深入交流。
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宣傳中心總編輯王保平、武漢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總工程師明文龍、奇安信集團總裁吳云坤為會議致辭。


簽署多方戰略合作 打好工業互聯網安全團體賽
“工業互聯網安全需要打團體賽。”奇安信集團總裁吳云坤提出,網絡安全作為發展工業互聯網等數字化生產力的前提和基礎,需要將安全作為新技術應用的前提。除了安全企業、工業聯網企業和工業生產企業需要深度融合外,還應建立由主管部門指導和支持、產學研用各環節參與并協同的公共服務平臺,以服務化方式為更多工業企業提供安全保障支撐。

作為網絡安全領軍企業,奇安信在活動現場與中電光谷聯合控股有限公司、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分別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將在技術研究、高端人才培養、信息安全、智慧園區等多方面進行深入合作,共同推進數字化建設安全、穩定發展。


實踐成果交流 共話5G+工業互聯網安全發展之道
在主旨演講環節,“可信”一詞,被來自不同行業的多位嘉賓提及。
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常務副院長趙波分享了“5G融合場景下高可信工業控制系統構建技術”,他表示從系統層和網絡層兩個層面出發,基于可信計算技術、密碼防護技術、深度感知與檢測技術,保障工控系統環境、認證與運行的可信性,從而實現高可信的5G融合工控系統。

5G為工業互聯網提供了靈活的安全能力。中興通訊副總裁網絡安全產線總經理王繼剛提出,想要贏在5G+工業互聯網安全時代,應當構建安全可信的5G+工業互聯網網絡環境,支撐創新型業務和商用模式的誕生與發展,幫助企業成功實現數字化轉型。

北京國雙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劉激揚在分享工業互聯網安全認知平臺的建設理念時也表示,數據安全是工業互聯網安全的核心,重點是保障數據流通中的安全,應構建可信身份認證體系、可信傳輸環境,形成全新安全運營與應急響應平臺。

在現代工業園區的數字體系建設方面,中電光谷聯合控股有限公司信息化負責人劉韜分享了“園區-政府-企業”的三方共同治理數字體系,以及可實現從整體規劃到綜合運營的BIM空間仿真系統。

在智能制造領域,樹根互聯CISO兼安加互聯CEO彭卓在分析了8個問題挑戰的同時,也提出了基于5G的智能制造系統安全知識庫、5G安全能力建設模型等多種應對探索,并分享了在關鍵技術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探索成果。

在5G+工業互聯網建設過程中,廣電集團擁有得天獨厚的信息技術優勢,并可賦能工業互聯網。湖北廣電玖云技術總監陳新在會上分享了工業物聯網平臺在智慧水務、智慧園區、數字鄉村、智慧社區與基層綜合治理等方面的探索實踐經驗。

作為網絡安全企業代表,奇安信副總裁孔德亮分享了“雙平臺一中心”安全體系,從工業控制網、企業管理網、工業互聯網三個層面體系化的進行整體防護。并提出了5G+工業互聯網安全產業發展的三點建議:堅持安全建設三同步、安全措施全覆蓋、安全風險動態評估,形成完整的全周期安全防護體系。

孔德亮表示,下一階段,在堅持技術創新、增強產品能力的同時,奇安信也會持續加大投入,發揮龍頭企業帶頭作用,將安全能力對外輻射給更多合作伙伴,踐行合作共贏的發展理念,共同完善工業互聯網安全生態,為“中國智造”保駕護航。
“5G+工業互聯網大會安全專題會議”作為2021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的特色主題會議之一,由2021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組委會、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宣傳中心主辦,奇安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承辦。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