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米的4K投影旗艦RSPro2上市后,很多朋友都開始了解4K投影。同時,也會聽到一個說法。為什么幾萬元內的4K投影儀叫抖4K?

在網絡上查詢投影儀分辨率的時候,你很難避開標題中的“抖”字,有人說“抖4K就是假4K”,其實這樣的說法是不正確的,對于“抖”到底好不好,有什么好處或者壞處,眾說紛紜,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讀完本文,我給你簡單清晰的答案!
原理
“抖”是有學名的,業內人士稱之為“XPR”,原因是因為TI(德州儀器)官方的技術文檔就這么表及說明的。
其實成像的道理非常簡單,通過一定的頻率讓像素位移,足夠快的情況下人眼會把1個像素識別成2個(甚至以上)的像素。

(圖中孫悟空只有1個,其他全都是“殘影”)
動漫《七龍珠》中,孫悟空就用過類似的障眼法,雖然說影子沒有攻擊力,但在視覺上確確實實“變多了” —— 把悟空比作1個像素點,是不是簡單易懂多了?

投影儀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只需要在光機內增加一個“振動片”就可以,技術還是德州儀器打包出售,購買對應的DLP芯片就會內置該功能。
效果
接下來聊一聊,相較于不采用XPR技術的產品而言,“抖”之后會有什么影響?
負面影響:
1、亮度受影響但影響不大,受影響的原因是因為振動片的加入,總透光率會減少3%以下;
2、成本增加,相較于不帶XPR技術的同規格芯片,差價達到30美元。
正面影響:
1、能讓投影儀的分辨率直接增益2倍甚至4倍,相較于同款不帶XPR技術的芯片“顯示更細膩”;
2、低成本高回報,曾經需要價格翻倍才能享受到高分辨率,如今只需要增加不到20%的成本。
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XPR技術上升分辨率后的顯示效果并不會比高級別的強大,舉個例子:
0.23″ DMD(原生 540p)> 0.23″ DMD(XPR 1080p)> 0.47″ DMD(原生 1080p)

同樣是1080p,但通過實拍圖可以看出非常明顯的區別。
結論
綜上所述,過后大家看到“抖”之后不需要覺得是個糟糕的技術,需要結合整機的售價進行對比再下定論。
XPR技術雖然可以讓細膩程度更好,但無法突破物理上的瓶頸。但XPR技術并非無意義的存在,因為它實打實地通過更低的成本,讓畫面更加細膩。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