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由中國工信出版傳媒集團主辦、通信世界全媒體承辦的“趨勢2019——通信世界ICT技術與市場年會”于北京唯實酒店隆重召開。來自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的領導和專家,以及華為、中興通訊、愛立信、高通、英特爾、新華三、vivo等企業的代表齊聚一堂,洞察技術業真相、奏響萬物互聯序曲。會上,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副司長陳立東發表了致辭。
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副司長 陳立東
信息通信業全面支撐經濟社會發展
陳立東表示,當前以移動通信、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網絡信息技術正在快速演進,并與制造、能源、材料、生物等領域加速融合。隨著數字經濟網絡提速降費、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信息消費等一系列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我國信息通信的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網絡基礎設施水平持續提升,信息通信技術與其他產業融合不斷加深,信息通信業成為全面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的行業。
在陳立東看來,信息通信業對經濟社會的推動作用突出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技術創新持續推進,新一代移動通信、車聯網、人工智能”等領域創新成果不斷涌現。2018年6月,第一版本5G國際標準發布,我國企業積極參與其中,為國際標準化作出了重要貢獻,推進形成了全球5G標準。目前,5G研發試驗加速實施,第三階段基礎組網測試已經完成,有力地推動產業鏈加速成熟。
二是網絡能力顯著增強。我國已經建成全球最大規模的固定寬帶網絡和移動4G網絡,截至2018年11月我國光纖用戶達到4.6億戶,占固定寬帶的比重為90%,百兆寬帶的占比是2017年同期的兩倍。LTE和固定寬帶網絡均已完成IPV6的改造,三家基礎電信運營商的大型、超大型基礎全部完成了IPv6改造。CDN、企業基本具備了在全國范圍內提供IPV6商業運營的能力。
三是融合發展。信息通信技術與各行業融合不斷加深,帶動了移動支付、智慧物流等相關行業快速發展。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物聯網市場爆發式增長,截止到2018年11月,機器聯網用戶達到6.4億戶,同比增長了156%。
陳立東表示:“總體看來,信息通信技術與產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驅動作用日益凸顯。未來5G商用提速,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也將得到加強。對信息通信業來說,2019年將是5G加快發展,并進一步帶動人工智能、物聯網等領域群體性創新發展的一年,也是協同促進各垂直行業生產活動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演進升級的關鍵一年。”
對ICT行業未來發展提出三點建議
聚焦ICT行業技術與產業走勢,陳立東提出了以下幾點行業發展的考慮和建議。
首先,持續推動技術創新。陳立東表示,面向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關鍵領域,要加大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投入,推動技術和產品發展,積極推動國內外產業界在5G技術標準、試驗驗證等方面的溝通與合作,促進系統、終端、芯片、儀表等產業鏈的成熟,加快對人工智能、車聯網等新技術和產業的布局。
其次,加快網絡演進升級。陳立東提出,信息通信行業要搶抓技術變革的機遇,通過、人工智能、物聯網、邊緣計算等新技術的融合應用,加快向集融合、感知、傳輸、存儲、計算、處理為一體的綜合基礎設施方向發展。在提速方面,要開展“雙G雙提,同網同速”行動,通過千兆省的建設,加強固定和移動網絡向雙G邁進,推動百兆用戶占比和4G用戶的滲透率繼續提升,并在提速降費的同時更加注重提升服務質量。同時要積極推動IPv6部署,以提升IPV6用戶的滲透率和流量為目標,持續擴大IPV6行業應用,扎實推進IPV6的部署。
最后,積極探索融合應用。隨著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成為數字經濟和各行各業轉型升級發展的新引擎,陳立東認為,信息通信業要主動作為,聯合社會各方力量,共同推進新技術與工業、農業、交通、醫療、環境等經濟社會各領域的融合應用,并重點推進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新型行業的融合創新和示范應用。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我們要準備把握技術和產業的發展趨勢,不斷提升信息通信業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為發展數字經濟、建設網絡強國作出新的和更大的貢獻。”陳立東司長在致辭最后這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