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融界訊 清晨,系統按時打開臥室窗簾,讓柔和的陽光把你喚醒。舒緩的音樂輕輕響起,空氣系統啟動換氣模式,給你清新自在的舒適氛圍。廚房里的早餐已經如約做好,散發出誘人的香氣,美好的一天由此開啟。
在智能家居大發展的浪潮下,這樣的生活早已不再是科幻片里的場景,也不再是極少數富豪的專享,而開始走向尋常百姓家。近日,投融界記者采訪了“深圳智能推廣網電中心”項目的負責人鄧春玲。她希望從一把智能電子鎖開始,讓大眾開啟面向未來的智能家居生活。
智能電子鎖,家庭安全的第一道防線
從智能機專業畢業后,鄧春玲進入了一家設計院,從事著自己熱愛的電子智能化相關的工作。在近四年的工作中,鄧春玲從未間斷自己的學習。不管是工作中的實踐,還是業余生活參加的相關培訓進修,鄧春玲始終甘之如飴。
由于工作原因,鄧春玲常與其他公司的高管打交道。一次偶然的機會,鄧春玲接觸到了智能家居的相關產品。“因為我本身對智能家居就非常感興趣,并且我也認為家具智能化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所以在經過一番調研后我便開始著手籌備這個創業項目。”

鄧春玲告訴投融界,現在智能手機、智能手表等一些智能硬件已經比較普及,大眾對智能化產品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態度普遍非常積極。同時,相關技術的發展進步,讓智能家居產品的民用化、普及化在技術上得到了實現的可能。所以在這時候開展這個推廣項目是非常好的時機。
目前,鄧春玲的公司主要經營智能電子鎖、智能電子開關及智能貓眼等智能產品。而選擇從智能電子鎖切入市場,鄧春玲也有她自己的考量,“智能電子鎖是守護家庭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并且,它帶來的便捷性將改變用戶的生活習慣,讓智能家居的理念潤物無聲地扎根在用戶的心里。”
創新營銷模式,全方位滲透民用市場
鄧春玲向投融界介紹,目前公司經營的智能電子鎖有18款,價位在一千到上萬不等,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比較高端的產品還有人臉識別的功能,芯片使用的是美國的的mcu技術,即使是長得一模一樣的雙胞胎也能準確識別。”
在家中安裝智能門鎖,不僅更安全,日常生活也更加便捷。例如家中有老人經常忘記帶鑰匙,便通過指紋識別進門;或是有客人突然造訪,便可以通過密碼共享進入。盡管目前智能電子鎖在民用市場的滲透率還比較低,但鄧春玲認為,這更多的意味著發展的機會。
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鎖具行業市場規模為1267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21年,中國鎖具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1800億元人民幣。目前智能電子鎖在國內民用市場占有率不足5%,但在未來3-5年,智能電子鎖有望步入市場普及階段,前景非常廣闊。

在這樣的背景下,鄧春玲積極開展智能電子鎖的推廣工作。一方面,通過公司的網站和公眾號進行線上營銷;另一方面,通過與裝修公司、房地產商以及會展中心等合作,創造更多的線下消費場景吸引用戶。
鄧春玲透露,公司目前還采取了合作一年全額返現的模式吸引消費群體,“因為我們最終的目的不是僅僅賺一把鎖的錢,而是讓用戶從一把鎖開始與我們的合作,進而逐漸開啟全面的智能家居生活。”
為了加快項目的發展進程,鄧春玲計劃通過投融界平臺出讓股份10%-25%,對外融資200萬元,主要用于辦公間租金、人員支出、貨源采購以及推廣費用。歡迎有傳媒營銷領域資源的投資人洽談合作!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