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電商節,對物流系統都是一個極大的考驗。今年618,這一幕繼續上演,據官方數據,京東在618期間累計賣出商品超過7億件,這些商品形成的包裹總重量相當于957架滿載的空中客車A380飛機,如此大的包裹量,這背后的物流壓力可見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同城速遞平臺達達在6月19號也曬出了自己的618戰績:在始于6月1日的618全民年中購物節期間,達達累計單量已突破5000萬單,其中,618當日完成訂單量突破400萬單。5000萬訂單量是什么概念呢?如果這些包裹排成一線,足可以繞地球赤道半圈。
可想而知,有了達達的幫助,電商在物流末端配送上的壓力可謂是減輕了不少。
龐大運力規模降低成本
在筆者看來,達達之所以能達到如此業績,最大的兩個原因在于強大的運力規模和多元化的訂單。
在運力上,達達可以說是豎立了一個最高的行業壁壘。達達-京東到家CEO蒯佳祺此前在接受采訪時透露,達達目前擁有300萬眾包配送員,已是全國最大的同城速遞平臺。300萬是個什么概念呢?相當于目前整個中國所有快遞員的總和。
我們知道,傳統的電商物流配送存在很大的波動性,會有多個波峰和波谷,它考驗的是共享物流的運力彈性機制。如果完全是全職的配送員,應對波峰波谷效率很難做到最高。
達達是怎么做到彈性運力的呢?在蒯佳祺看來共享物流模式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達達本身運力規模非常大,就像一個巨大的蓄水池,本身的彈性非常好。隨時隨地,總是有大量的達達配送員在接單配送。另一方面,我們有一套動態的運費算法,用經濟杠桿進行供需調控。此外,我們還有一系列的運營工具,實現在各種場景下自動和半自動的供需調控。
通過這個彈性的運力池子,達達不但沒有造成成本提高,反而因為規模效應和效率提升,顯著降低了成本。有數據顯示,達達可以幫助合作商超至少降低30%的末端配送成本。

多元化訂單刺激需求
有了龐大運力規模做保障,達達得以在多個業務領域一展拳腳。據筆者所知,618大促期間,達達除了承接京東商城的訂單外,還服務京東到家平臺的全部配送訂單,以及包括餐館、水果店、奶茶店、鮮花店等在內的有本地配送需求的80多萬家商戶。
并且,C端達達的個人用戶同城速遞需求量也增長迅猛。也就是說,由B端和C端組成的多元化的訂單結構產生了大量的剛需,這些剛需導致達達的訂單量激增,最終交出了一份5000萬單的靚眼成績單。
早先,達達的訂單主要來源于B端場景,包括餐館、水果店、奶茶店、鮮花店等商家的本地配送需求,去年4月與京東到家合并后,達達獲得了京東到家和京東商城的同城配送訂單,大幅擴充了訂單來源。從數據上看,京東到家的訂單覆蓋線下4萬家超市、藥店,達達對接的京東配送站接近6000個。
在B端之外,C端場景成為了達達新的訂單來源渠道。達達提供15分鐘上門取件、1小時送達、7×24小時同城速遞服務,目前這一塊業務服務的用戶數已經達到3000萬。
技術驅動力成就達達
80萬家本地配送商戶、3000萬C端用戶加上京東商城和京東到家的訂單,300萬眾包配送員,同時在超過360個城市展開服務,對接京東配送站就接近6000個。這樣龐大的一個盤子運營難度可想而知,達達的成本不升反降,這就讓我們對它背后的彈性運營機制產生了好奇。
當市場達到一定高度,由規模化帶來的成本下降是一個共知的事實,但問題是要有一個正確的運營機制確保規模化優勢,也就是要有足夠的技術能力確保后臺運轉。

據筆者所知,達達的產品平臺在這個時候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其完全是基于產品和規則在管理如此復雜的業務。
達達通過技術算法,對一天幾百萬單的訂單做了大量實時動態優化,包括順路訂單合并、訂單路線優化、運費動態定價、供需關系動態調控等等。
這些技術算法是達達實現規模化效率提升的關鍵,但也要注意的是,在配送高峰階段,比如這次618期間的5000萬訂單配送,出現大量的數據交互和運算,對平臺的穩定和性能要求非常高。
關于這個問題,據筆者了解到的情況是,早在一個月前,達達就與京東物流一起對雙方的系統進行壓力測試。經過不斷優化,達達的發單系統每分鐘已經可以承受近5萬份訂單,這是同城速遞行業目前最高水平。最后實際運營中達達給出的數據是,取件效率與去年同期相比提高2倍,配送員人效提升了約50%。
另外,達達從配送員選拔和服務追蹤層面實施了“5個100%”標準:100%配送員實名認證、100%零案底調查、100%通過線上線下培訓和考試、100%訂單實時追蹤、100%專業配送裝備覆蓋,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信用體系,基于算法和海量數據給每位配送員動態打分,配送員的獎懲與這套體系直接掛鉤,大大提升了配送員的服務質量。就這次618配送來說,官方提供的數據顯示達達的配送服務用戶滿意度高達99%。
共享物流切中的是短途快遞的剛需場景,達達作為目前中國最大的即時物流平臺,在筆者看來,它的能量還沒有完全釋放,中國本地的即時物流價值也還有挖掘空間。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