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實施安全管理體系,根本目的是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樹立持續安全理念,探索安全工作規律,創新安全管理方法,實現從事后到事前、從開環到閉環、從個人到組織、從局部到系統的安全管理,構建長效機制,增強安全基礎。安全管理體系的基本內涵是系統的、主動地、清晰地安全風險管理方法,通過持續的危險識別和風險管理,將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的風險降至并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或其以下。
本教程操作環境:windows7系統、Dell G3電腦。
安全管理體系
安全管理體系是一種管理安全的系統方法,包括所需的組織結構、職責、政策和程序。
安全管理體系的基本內涵是系統的、主動地、清晰地安全風險管理方法,通過持續的危險識別和風險管理,將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的風險降至并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或其以下。
關鍵要素
在不同的行業及企業里, 安全管理體系的關鍵要素存在不同。但是,大部分優秀企業的安全管理,都大致具有以下幾個類別的要素:
1. 安全文化及理念的樹立
2. 管理層的承諾、支持與垂范
3. 安全專業組織的支持
4. 可實施性好的安全管理程序/制度
5. 有效而具有針對性的安全培訓
6. 員工的全員參與
建立和實施安全管理體系的目的
建立和實施安全管理體系,根本目的是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樹立持續安全理念,探索安全工作規律,創新安全管理方法,實現從事后到事前、從開環到閉環、從個人到組織、從局部到系統的安全管理,構建長效機制,增強安全基礎。
具體應達到四個目的:
1、將安全管理的關注焦點從執行規章和個人行為轉向對安全威脅最大的組織問題,完善組織結構,強化管理職責,制定系統而易于理解的安全方針政策、目標,進一步健全管理體制。
2、將安全工作的重點放到重大風險的危險上,構建危險源識別和風險管理程序,改善危險和差錯信息的溝通渠道,更加合理地分配資源,及時采取預防措施,確保差錯不會導致事故征候或事故。
3、制定內部定期監控、評估、審核制度,健全自我監督、自我審核、自我完善的長效機制,促進運行安全的閉環管理和持續改進。
4、把安全管理的方針、政策、程序、標準變成全體員工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建設積極主動的安全文化,落實“預防為主、關口前移”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