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孫正義惹“金主爸爸”不高興)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鄒松霖 | 北京報道
責編:郭芳
(本文刊發于《中國經濟周刊》2019年第4期)
原來,掌舵1000億美元超級基金的“電子時代大帝”孫正義也要看人眼色。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愿景基金的兩個最大外部投資者沙特阿拉伯的公共投資基金(PIF)與阿布扎比的穆巴達拉投資公司(Mubadala Investment Co.)最近均抱怨基金經理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 Corp.)為科技公司開價過高,以及Softbank首席執行官孫正義個人對投資決策太過強勢,控制權太大。
這兩大LP貢獻了愿景基金認捐資本的三分之二,如果他們開始對基金運作不滿意,可以想見,身為“大帝”的日子也不會好過。涉及實際利益的就是,軟銀的下一期融資可能會更困難。
“金主爸爸”為什么不高興?
據報道,去年秋天軟銀向商湯科技(sensetime)投資的數億美元是把商湯估值推高到77億美元的重要推手,而軟銀還在推動一項針對商湯的10億美元投資,以將其估值推上100億美元高峰。
但相關方均否認此消息。
那么,商湯究竟值不值77億美元?
作為人工智能視覺識別領域獨角獸, 商湯的業務很容易被“視而不見”。拍照時的人臉檢測、相冊相片的智能歸類、OPPO等手機主打的雙攝解決方案,背后都是商湯的技術。
但這不是商湯科技實力或商業價值的全部,據業內觀察,商湯的業務可歸結為三大板塊:第一塊是軟件、系統應用,如監控視頻智能分析、人臉布控、視圖情報研判等,主要應用在安防領域。第二塊是軟硬件一體的智能前端設備應用,涵蓋人臉識別閘機、身份驗證一體機、商戶娛樂營銷使用的互動廣告機等。第三塊是基于智能手機的業務,即上面所提到的各種“視而不見”,并且,在增強顯示感繪技術上,商湯已實現把人臉關鍵點定位技術從106點提高到240點。小咖秀、熊貓直播、FaceU等視頻類APP的AR交互方案基本出自商湯。
此外,從商湯已對外公布的信息看,商湯也有野心發力自動駕駛和新零售領域。
問題是,即便科技實力強悍,作為2B的技術供應商,商湯真正有多大的商業價值?
后有同樣由孫正義巨資助陣的滴滴,在中國網約車市場幾成一家獨大之勢,強悍如此,最近也傳出裁員及巨虧的消息,甚至連未來存亡都已令人遐想聯翩。
全球科技風投“著涼”,軟銀股價暴跌
無論中東金主是否能繼續容忍孫正義的“一意孤行”,但全球性的科技風投流感似乎真的來了,風險資金“著涼”,對科技企業的投資熱情正在冷卻。
2月初,金融大鱷索羅斯的基金管理公司提交給美國監管機構的報告顯示,索羅斯的基金在2018年四季度幾乎清倉了所有科技龍頭股,包括AMD、蘋果、微軟、阿里巴巴的股票,減持AT&T、亞馬遜、高通等公司,只有谷歌母公司是“獨苗”,成為四季度唯一被索羅斯增持的公司。
無獨有偶,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減持了其最大投資標的蘋果公司的股份,同時還清倉出售了此前所持甲骨文的股票。
兩尊大神對科技股態度的轉變,對整個市場有風向標作用。市場開始反思,近些年讓投資人如此輕率地做出高估值投資決策的科技企業,是不是虛胖虛高了。
風口滅了,科技公司的豬或雀,還能飛嗎?
回到軟銀和孫正義,過去3個月,軟銀股價暴跌,累計跌幅達33%。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9月底,軟銀總計有約18萬億日元(約合1.58萬億元人民幣)的流動和非流動有息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