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 Vive中國區總裁汪叢青在接受Haptical采訪時表示,2016和2017年,公司打算在中國開幾百家深圳這樣的Vive俱樂部。
汪叢青提及的深圳Vive“VR俱樂部”3天前正式開業,為首家官方VR體驗店。
黑匣一直在關注HTC的進展,綜合兩條信息來看,HTC自己入局大做體驗店,顯然不是小事,對產業鏈上下游影響甚遠。
有人說,既搶了外設廠商的生意,還搶了中小店主的飯碗。

我們先來看看深圳這家店的學問:
1、店面很清晰地扛著Vive官方旗幟,包括店名,主設備等,試圖延承品牌的影響力,暗示C端消費者:魚龍混雜的體驗店中,官方提供的,品質不會差;
2、與市面上其它店不同的是,它提供了多方位的體驗內容,除了游戲外,還有模擬駕駛,博物館等行業應用層的展示。這意味著HTC想通過實體店,向用戶強化Vive的多緯度使用場景,目標用戶既含了普通消費者,也含了行業人員。
3、體驗店占地約300平,含了咖啡店、小型會議廳等功能,也就是俗稱的“X”+VR模式,此舉主要是為了緩解C端收入不足窘境。眼界科技傅李程認為,目前市面上的幾千家體驗店,是1.0版本,還有不少是“假體驗店”,提供“虛假體驗內容”,Vive俱樂部是1.5版本,在體驗的基礎上,融入社交、行業應用、零售、衍生品、輕餐飲等元素。
Vive俱樂部的運營方是iGe,iGe是老牌數碼店運營商——酷尚英博旗下分支,沒聽過iGe的,至少在全國各地的商場里,見過掛“iStore”牌子,主營蘋果、谷歌、微軟等電子產品的店面。
HTC此舉是想借助成熟實體店運營商的能力,盡快將線下體驗提升到一個標準,以緩解市場對VR體驗感的疲倦,同時輻射到行業用戶。
但蛋椅之后,過去半年線下體驗感提升的受挫,問題并不出在HTC身上,主因是設備廠忙著賣貨,中小店主忙著拉客,忽略了產品與運營本身的投入,比如好的、合適的內容,契合度高的外設組合,合理的運營方法。
Vive俱樂部一開張,便有店主過去探個究竟,黑匣的體驗店聯盟成員,廣東汕頭的梁保輝第一時間轉了一圈,說,還是目前市場上差不多的東西,工作人員服務態度不錯,“最后我在那邊喝了杯咖啡,30塊,味道也是一般”。
他說,HTC要開幾百家,如果都跟深圳一樣的話,“一點都不怕”。
Vive俱樂部如果如期開出幾百家,對店主的沖擊不大,利于店主觀察體驗升級走向,調整經營策略。
但對外設廠商會形成一定沖擊,iGe原來跟眼界科技合作頗深,后者生產的設備通過iGe的店落地。深圳這家店,外設的提供者也是眼界科技。如果形成良型循環,成為店主選型參考,外設的出貨量勢必會影響到玖的、幻影星空、超級隊長等——據黑匣了解,這三家今年的銷售額總和已經超過3億。
目前還尚不清楚其它外設廠商是否會進入到Vive俱樂部中,也不確定店面運營商的合作伙伴是否由iGe一家承擔。
黑匣向汪叢青求證幾百家體驗店一事,他是這樣回答:將與合作伙伴一起,推動發展更多高質量的Vive俱樂部,以及Viveport Arcade平臺的落地。
汪叢青在接受Haptical采訪時,還透露了另外一個信息:一旦Vive俱樂部模式在中國測試完全可行,公司計劃在將其推廣到國際。
據黑匣了解,體驗店市場在國外盤子很小,屬于中國特色的垂直領域。黑匣有些困惑HTC最近眼花繚亂的動作,擴張性太強,能否執行到位是個大問題。
順網科技的李爭如是評價:亂戰流,能者居之。
今天凌晨,微軟又推出低價VR頭顯,給了C端起來的一個機會,也給了線下市場更多的選擇方案,聯系到前幾天暴風VR業務全面轉型到B端市場,黑匣只能說,請讓我靜一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