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備受矚目的36氪年度商業盛會“做風中的強者——2019WISE風尚大會”在北京拉開帷幕,作為社區拼團領域的領軍企業,松鼠拼拼創始人楊俊受邀出席本次大會, 并在“一公里藍海論壇”發表了題為《登頂“家庭日常消費市場”的最佳路徑》的主題演講。會上,楊俊表示,在家庭日常消費市場,“社區拼團”、“前置倉”與“店倉一體”的新興社交電商企業相繼進入,成為一股其勢不可擋的浪潮,這其中尤以社區拼團增速最為突出。

(松鼠拼拼創始人楊俊發表主題演講)
健康的快速成長最重要
2018年末最火的零售話題當屬社區拼團,松鼠拼拼等平臺的融資新聞,激勵著無數前仆后繼的創業者。一時間,“社區拼團”、“前置倉”與“店倉一體”新興社交電商企業相繼進入,讓大家眼前一亮。在楊俊看來,這三種商業形態相對于傳統生鮮電商沒有本質區別,沒有創造新需求,只是把以往線下高頻的日常消費需求搬到線上。
“社區拼團”、“前置倉”和“開店”如同盲人摸象,看似屬于不同賽道的較量,其實瞄準的都是家庭日常生活消費這個巨大場景,不同的商業形態面對的是用戶不同消費場景,不同時間下對履約形態的需求。社區拼團是對老百姓在接受次日達的基礎上對性價比的追求;前置倉是在一些非常特殊的場景下,消費者對及時性的需求;而開店是對生鮮水果挑挑揀揀的需求。三者同時在打家庭式生活消費市場,如同殊途同歸的“方向盤”,任意一種商業形態只要稍微一打方向盤,都可以進入其他兩種賽道,其差別僅在于發展空間和增速的不同。

(松鼠拼拼創始人楊俊發表主題演講)
楊俊判斷,前置倉最多在一線城市加幾個比較強的準一線城市有非常大的需求,開店的模式大概達到地級市,社區團購已經滲透到縣與縣級市,且被證明能夠規模化成長。在這場競速中,社區拼團是最快、最健康的模式,也是最容易規模化盈利的形式。松鼠拼拼采用“單品爆款+預售”的運營方式,極大的降低了履約成本。同時,預售模式具有顯著的集單效應,反向優化供應鏈,破除傳統生鮮電商高損耗的痛點,使社區拼團損耗率控制在1%。
不同頻次商品的結構性機會
拼多多的崛起,呈現出社交流量紅利,排名社交電商首位。繼拼多多之后,社區拼團賽道開始備受資本青睞,迎來了近年來互聯網零售業態的最大風口。楊峻在會上表示,松鼠拼拼之所以進入社區拼團賽道,同樣看中的是中國龐大的人口流量。
他認為,拼多多較于京東、阿里,擁有著不同用戶群的結構性機會,是移動互聯網下沉帶來的新增長機會,所以它能夠以農村包圍城市的勢頭挑戰傳統互聯網巨頭,成為新的獨角獸;同樣,松鼠拼拼這種新型社區拼團電商較于京東、淘寶存在著不同頻次商品的結構性機會。
與憑借微信生態迅速崛起的拼多多類似,松鼠拼拼通過微信小程序等產品形態,基于
社交鄰里,為社區家庭推送高品質、超低價的生鮮日用品。松鼠拼拼之所以存在不同頻次商品的結構性機會,是因為它以“高品質、高頻、剛需的生鮮產品”為切入口,運用“群場景+社區拼團”模式,通過極強的線下拓展和運營能力收割線下流量,挖掘社區內蘊藏的極大流量紅利。此外,“拼多多”的出現使下沉市場的用戶教育已基本完成,用戶能夠快速適應社群下的閉環模式,這也為新型社區拼團平臺松鼠拼拼快速打開市場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和用戶基礎。從早中期來看,社區拼團跟拼多多相比成長較慢,但是從中長期來看,它比拼多多具有更長遠的價值。
楊俊認為,未來幾年可能會重演一次農村包圍城市的大格局。社區拼團將會覆蓋到祖國的各個角落,通過各個角落里面規模化盈利的毛細血管,開始集中往城市里面進攻,完善自己的業態,把自己變成更完整的“大象”來服務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