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度召開AI開發者大會,會議主題為“AI+5G”,會上,百度副總裁宣布百度AI邊緣計算行動計劃正式成立。這項計劃行動,由百度聯合中國移動、電信愛立信等合作伙伴,旨在凝聚行業資源。推動產業合作,催生行業創新。
在此行動計劃指導下,為了加速AI能力在邊緣計算的場景應用,引導AI邊緣計算技術發展,加深AI與5G、邊緣計算相互賦能,百度開啟發布了AI邊緣計算技術白皮書和邊緣計算Baidu OTE平臺,從構建AI邊緣計算技術體系、目標應用場景引導、邊緣計算服務模型和關鍵技術等方面,在產業共建、技術共享、商業模式探索上邁出產業合作第一步。

“我們相信百度AI和5G相加,能夠給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to C和to B,帶來大量的機會。”侯震宇作出判斷,“OICT三大賽道(即運營技術、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在AI賦能下即將發生巨大的變革。”侯震宇說,在百度AI邊緣計算行動計劃下,希望同樣可以實現“共建邊緣計算AI能力,共創邊緣計算平臺,共塑邊緣計算品牌服務”的美好愿景。
同時,百度宣布將Baidu Over The Edge(Baidu OTE)邊緣計算軟件棧進行開源,旨在利用AI推理、函數計算、大數據處理和產業模型訓練推動AI場景在邊緣計算的算力支撐和平臺支持,加速百度AI應用生態在5G、物聯網等新型場景下快速落地。
邊緣計算是指將應用設備終端本身具備計算能力,而不是在云中進行計算。邊緣計算可以產生更快的網絡服務響應,滿足行業在實時業務、應用智能、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方面的基本需求。而5G高傳輸速度、低時延的特性為邊緣計算的應用普及提供了網絡基礎。
同時,邊緣計算的發展也給AI芯片行業孕育了巨大的市場機會。百度AI芯片資深主任架構師歐陽劍指出:“AI計算對算力的需求是前所未有的,從2011年的200GB/s到今年已經上升到1TB/s。因此AI+芯片蘊含著巨大的產業機會。”
歐陽劍還透露,百度推出的昆侖AI芯片0.5版本在去年8月流片,同年10月開始在內部使用,昆侖的1.0版本即將面向市場推出,實現量產。據他介紹,百度昆侖芯片使AI邊緣計算延伸到終端-邊緣節點-云數據中心(D-E-C)全場景,使得AI邊緣計算能力得到指數級增長,從而賦能邊緣使其無所不及。
在5G與AI相結合應用方面,百度基礎技術體系首席架構師譚待介紹稱,比如,5G+AI可以實現大范圍的虛擬信息與物理世界的精準疊加,給予物理環境(如景區、地標、街景等)更豐富的內涵和外延展示,例如用于對中國傳統地理文化的復原和保護;另外還能運用于車路協同智慧交通解決方案等。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