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有著網絡安全行業“達沃斯”之稱的北京網絡安全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上午9時10分,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十位院士,與大會名譽主席、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芮曉武和大會主席、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一起,推動大會啟動桿,共同宣布BCS 2019大會正式啟動。通付盾CEO汪德嘉博士受邀出席了大會,并就網絡安全新興領域的技術創新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本次大會主題為“聚合應變,內生安全”。大會組委會介紹,隨著5G時代到來,無人駕駛、智慧城市、智能工廠全面普及,人人互聯、機機互聯,甚至人機互聯成為可能,而網絡風險和威脅也與日俱增,漏洞和病毒造成的后果也更加嚴重,網絡安全直接關系到人身安全、機構安全、城市安全和國家安全。
大會聯席主席、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呼吁構建全新的“內生安全”體系。他指出,從互聯網時代跨入物聯網時代,網絡安全開始進化至“內生安全”。“內生安全”要求未來的信息化系統具備自適應、自主、自生長的內生安全能力。這種能力均源于聚合:信息化系統和安全系統的聚合,產生自適應安全能力;業務數據和安全數據的聚合,產生自主安全能力;IT人才和安全人才的聚合。三大聚合完成后,組織將產生不斷從內生長的安全能力,這是5G時代安全體系構建的終極目標。

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發言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全球經濟社會信息化和數字化進程加速。安全和互聯網相生相伴,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尤其是近幾年國內外網絡安全問題層出不窮,木馬僵尸病毒、惡意勒索軟件、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竊取用戶敏感信息等各類網絡攻擊事件的數量都處于世界前列。這些問題輕則讓公司網絡癱瘓,重則對公司聲譽產生不可挽回的傷害。企業數字化轉型日漸深入的當下,移動應用成為企業業務架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充當業務發展的“助攻手”。

通付盾CEO汪德嘉博士在技術創新圓桌環節發言
移動應用安全現狀
截至2018年12月,通付盾全渠道應用檢測平臺捕獲的全網APP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移動應用數量規模超過700萬+,移動應用的快速發展使得應用安全的威脅也朝著多樣化發展,一方面,移動端危險應用正在不斷增加,大量過去陳舊的攻擊方式重新受到青睞,如WebView組建安全、高危同源策略繞過漏洞攻擊、惡意仿冒等;另一方面,各類安全威脅又不斷推陳出新,如應用克隆、移動端勒索病毒這些新的安全威脅。

如何應對
針對日益嚴峻的移動安全威脅,通付盾移動應用安全實驗室研發了移動安全態勢監測平臺,希望能夠為企業、行業監管部門、渠道市場等剔除日益嚴峻的移動安全威脅。面對這些問題,汪德嘉博士表示,保障移動應用安全,實現安全的移動應用生態環境,要努力實現網絡安全新興領域核心技術的有效突破,不斷進行深度安全監測,采用威脅情報大數據等技術,智能防范并發現網絡威脅,做好應急處置工作,同時要加強行業監管以及數據保護政策研究。

構建數字化業務安全基石
在技術快速迭代的今天,通付盾基于企業業務環境的變化,確立了以數字身份認證為核心的戰略定位,產品涵蓋身份安全、移動安全、大數據安全和云安全四大塊,為金融、公安、通信、電力、教育、醫療等全行業用戶,提供基于無邊界、零信任、自適應安全框架的“云、網、邊、端”數字化安全解決方案,幫助企業預先洞察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全面提升風險管理水平,主動應對未知的安全風險。

通付盾自成立起就一直致力于讓數字生活更安全更美好,最后汪德嘉博士表示,未來,通付盾愿意和各方一起共同打造安全的移動應用生態環境,著力推動移動安全防護技術的研發與創新,促進移動應用健康有序發展,早日步入數字化安全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