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白楊 奧蘭多報道
美國當地時間10月23日,首屆“全球首席營銷官發展峰會(Global CMO Growth Summit)”在美國奧蘭多舉行,來自全球的250多家企業的首席營銷官或品牌營銷第一負責人參與了該會議。
會議期間,這些企業CMO表達出了他們的焦慮:在當下這個不斷變化的數字時代,企業品牌的定位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尤其是在驅動業務增長方面,機遇與挑戰并存,任何一家企業都不希望被時代所拋棄。
一位會議組織者告訴記者,對于這些CMO而言,他們迫切需要破題審視的問題是,如何在數字文明到來時,專注于品牌建設創新以及拓寬最佳品牌體驗的定義。
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騰訊廣告主席、集團市場與全球品牌主席劉勝義是唯一一位中國企業代表,他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數字文明帶來了社會生活方式、企業組織方式及價值觀的重塑,它將影響社會的方方面面,覆蓋所有組織及個體?!?/p>
“中國正是最好的例子?!眲倭x指出,“數字經濟是過去20年間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量。目前,數字經濟對中國GDP的貢獻率高達32.9%,并且仍在以世界第一的增速增長。數字經濟影響著整個中國社會的各個領域,進而也帶來了商業生態及品牌價值的整體變遷。”
品牌建設三大趨勢
會議上,幾乎所有演講嘉賓都提及了“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事實上,這也是幾乎所有公司在談及發展話題時會拋出的一個標準。
但是,這簡簡單單的六個字,做起來卻沒有那么容易。
消費者需求變得多樣化,這也讓企業所面對的市場環境更加復雜,以往的品牌建設方式在今天已經變得過時。寶潔首席品牌官Marc Pritchard指出,“營銷仍然是重要的,而且比從前更加重要。但是行業正在被顛覆,應對行業的顛覆性變化,最好的辦法就是去引領這種變化,現在是時候讓我們來重新掌控營銷以推動發展。”
根據媒體咨詢公司WARC發布的報告,今年品牌在營銷技術(Martech)的預算增加了44%,估計2018年martech的全球市場規模接近1000億美元,同時所有的市場預算都會平均投入23%的份額在Martech上。
在此背景下,多位企業CMO向記者表示,依靠大數據和技術來尋求改變,已是絕大多數公司應對變化的主要手段。不過,在營銷領域存在兩個極端的群體,一類是把技術神化,甚至認為CMO應該被CTO取代;另一類則是延續上個世紀的方式做傳播,他們只是把互聯網當做一種元素,添加到傳統的傳播組合中。
在劉勝義看來,這兩類人的思想都無法滿足營銷領域未來的發展方向。他認為,在數字時代,品牌建設正呈現出三大趨勢:一是“全局式的視野及戰略”。數字文明帶來的不僅是數字化的媒體環境,也不單是消費者的數字化生活方式,而是生活方式、企業的組織方式以及社會價值觀的重塑。因此,必須用更具全局觀的眼光看待品牌建設。
二是“科技賦能的方法論”。重視營銷技術在品牌創造方面的重要性,不斷優化更新。當前正是新時代到來前的黎明,人工智能將賦能一切,實施轉型并利用人工智能來實現品牌承諾,是企業發展必須依靠的,也是最為重要的競爭優勢。
三是“后真相時代的信托人”。全球社會處于后真相時代,人與組織、人與品牌之間的關系都面臨著全新挑戰,數字技術的發展帶來諸多益處,但也可能引發社會矛盾和信任缺失。數字時代的品牌建設不再僅僅是更高效、更專業地保護品牌,而是提升品牌的道義標準,建立值得信任的品牌形象。
“品牌只有把握住這三個趨勢,未來才能不斷加強與商業價值的連接,體現出品牌對于公司長遠發展的驅動力量。”劉勝義表示,基于這三個趨勢,企業需要的將是“3C型”首席營銷官:他們需要具備勇氣(courage)、戰略能力(capabilities)以及守護初心的良善(conscience)。
騰訊廣告業務的克制
對騰訊而言,它與絕大多數企業有所不同,因為它既是品牌建設的需求方,同時也是一個體量很大的廣告投放平臺。
劉勝義表示,中國其實比其他國家更早地進入到了數字文明時代的前夕,目前中國有近8億人生活在數字時代,而其中95%的網民都跟騰訊的生態產品息息相關。所以騰訊在中國已經構建起一個數字世界,品牌方想與之連接,都會對騰訊產生需求。
據騰訊二季度財報顯示,其網絡廣告業務收入141.10億元,同比增長39%。其中,社交及其他廣告收入增長55%至人民幣93.80億元;媒體廣告收入增長16%至人民幣47.30億元。
但在外界看來,騰訊在廣告業務上相對比較克制。劉勝義對此也表示認同,他提出,騰訊是做2C產品的企業,所以騰訊非常清楚用戶體驗的重要性?!皬V告要有尊嚴,營銷要有價值”,這是騰訊對廣告業務的價值觀,也是微信朋友圈要限制廣告數量的根本原因。
劉勝義同時表示,轟炸式的廣告已經不再適用于當下,現在廣告行業不應該一味追求收入的增長,而是首先要解決的是連接、聯動,想著如何把一個社交產品的智慧、技術、能力建設起來,從而幫助消費者更好地去找到他需要的信息。
9月末,騰訊對其組織架構進行了調整,除了新成立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和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騰訊還對其廣告業務進行了整合,成立了新的廣告營銷服務線,由原社交與效果廣告部與原網絡媒體事業群廣告線組合而成。
對此,劉勝義向記者表示,廣告線的調整并不是簡單地把兩個團隊歸到一起,而是外界存在需求,需要將兩個團隊的數據進行打通。
“我們之前有兩個不同的廣告銷售團隊,一個是賣媒體品牌,一個是賣社交廣告。對外界客戶而言,這樣的分工會顯得很亂。比如寶潔,他之前跟我們合作,就需要分別跟這兩個團隊去談。”劉勝義坦言,“這確實存在一定的資源浪費,但團隊打通之后,會大大減少客戶的溝通成本,同時廣告產品質量以及數字挖掘方面,都會有所提升?!?/p>
從騰訊管理層透露出的信息可以得知,產業互聯網將成為騰訊接下來發力的核心領域。劉勝義表示,在此趨勢下,智慧化品牌將是所有品牌的進化方向,騰訊之所以做出如此大的組織變革,也是為了能夠抓住這個即將蓬勃發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