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各地高考成績的陸續公布,教育方面的話題再次引發熱議,如何提高教學效率,進行精準化教學等都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這其中,技術是不得不提的一點,而不少企業也通過技術研發出一系列的產品來推動學校的個性化教學,比如科大訊飛推出的個性化學習手冊和大數據精準教學系統。通過2019年的高考成績來看,這兩款產品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以安徽省為例,在2019年高考中,其16個地級市中產生的16位理科第一所在的學校,有13所是訊飛教育產品使用校;16個文科第一所在學校,有12所是訊飛智慧教育使用校。并且,安徽省文、理科前500名學生中,75%的理科學生與72%的文科學生都使用了訊飛大數據精準教學系統;56%的理科學生與64%的文科學生都使用了訊飛智慧課堂。
那么,他們究竟是如何進行這些成功實踐的呢?
據了解,科大訊飛個性化學習手冊是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發展的智能學習產品,由學情分析、錯題整理和解析以及個性化推題幾部分組成,可以幫助學生整理錯題,鞏固薄弱知識點,規劃有針對性、適合個體特征需要的個性化自主學習路徑,形成一整套的學習方案。

它為學生推薦個性化優質學習資源,通過變式題的推薦練習幫助學生實現錯題的舉一反三,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與此同時,個性化的作業也大幅減少了學生的對課業的重復練習,減輕了學生的負擔。憑借這些優點,科大訊飛個性化學習手冊受到了教育市場的普遍認可。
科大訊飛大數據精準教學系統則是在人工智能技術上開發出的系統,其已經實現了全學科智能批改,能夠進行多種組卷方式,通過系統自動排版,可以大幅度提升命題組卷的效率。老師也能夠從繁重的手動組卷、改卷、統分等重復性勞動中解放出來,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教學反思、教研備課和學生輔導中去。

同時,這套系統還能夠系統建立每個學生的學習檔案,幫助老師詳細了解每位學生的學情進行個性化教學。在考試后,智能分析每道題的班級得分率、年級得分率,讓老師可以進行針對性的講評。
由此可見,與傳統的教育相比,更具針對性并且更具效率的個性化的教學自然能夠取得更好的成果。
借助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技術,深度分析學生的常態化學情,幫助老師設課堂教學重點,聚焦共性薄弱知識點,幫助提升教學效率;基于對日常學業大數據的分析,利用知識圖譜,對學生學情進行診斷。技術讓教學變得更加有據可循更加便利,在未來,伴隨著實踐的增多和科技的進一步發展,相信將會有更多技術的落地,推動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