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瘋狂剁手后,我們來聊一個和支付寶有關的話題。在國內基本全民皆知的支付寶,在國外有多少知名度?隨著國內人口紅利的結束和用戶的初步飽和,業務出海成為很多公司想要走的一步棋。提升黏度、拓展增量市場,每一點都顯得非常誘人。對多數中國公司來說,和國人行為模式更為相似的亞洲國家,是出海的首要目的地。這其中,也包括支付寶。

文/楊舒芳
出海記
支付寶目前的出海版圖,和中國人出境游的目的地選擇,有很大重合。從接入的商戶數來看,最多的是韓國,已有超過 3 萬家,明洞商圈90%的商家都接入了支付寶。其次是臺灣、泰國、日本。
支付寶顯然并不滿足于簡單的商戶接入。投資、入股, BAT在國內常用的入伙方式,在國外同樣應用廣泛。
2015 年 9 月,螞蟻金服以6.8 億美元的價格獲得印度支付公司 Paytm 20% 股份。目前Paytm 已經成為印度最大的移動支付平臺,并排位全球第四。截止 2016 年 8 月,Paytm 擁有 1.4 億移動電子錢包用戶,這個數字是螞蟻金服投資前的 6.4 倍。
2015 年 10 月,螞蟻金服參股的韓國第一家互聯網銀行 K-Bank 獲得籌辦許可,其他的參股方還包括韓國電信(KT)等 20 家當地機構。這是繼1992年韓國政府發布“平和銀行”牌照之后,23年以來第一次同意籌建新的銀行。
目前K-Band還在籌備階段,沒有開展具體業務。但K-Band一旦開業,支付寶就可以借此取得相關牌照,獲得針對韓國國民開展業務的資格。
2016年11 月,螞蟻金服在香港宣布,戰略投資當地支付公司 Ascend Money。Ascend Money擁有True Money和Ascend Nano兩個金融服務持牌平臺,前者提供借記卡和電子錢包業務,后者為小額貸款和個人貸款平臺。
Ascend Money提供的數據顯示,泰國目前網銀使用占比不到10%,網購消費中75%的訂單使用的是“貨到付款”以及“柜臺付款”,網銀和電子錢包等在線支付方式的占比僅為10%,整個電子支付市場發展水平相當于10年前的中國。
與印度和泰國相比,日本的情況則顯得特殊許多。
成熟市場與孤島效應
從市場發展程度來看,印度和泰國的節奏相對一致,在支付寶介入之前,移動支付的技術和市場接受度都不算太高。日本則完全是另外一番情形。
一方面,日本的老齡化和民眾的保守習慣,決定了這依然是一個現金為王的國家。
大約1億人口的日本,信用卡發行量有4億多。盡管平均每個成人都持有 4 到 5 張信用卡,但現金支付的比例依然高達50%。很多老年用戶甚至連信用卡都不太接受,同時一些小商戶,尤其是餐飲老店,也只支持現金付款。
另一方面,日本的移動支付卻發展的非常早。日本最大的移動運營商 NTT DoCoMo 在 2004 年 7 月便推出了手機錢包,這幾乎是全球最早的非接觸式移動支付解決方案。
但和日本在其他方面保護本地產業的傾向一樣,日本的移動支付技術起步很早,卻是封閉系統,幾乎與外界隔絕。日本的非接觸式支付標準為非常特別的 Felica 制式,這種制式在全球范圍內都非常少見,規模使用的幾乎只有日本一個國家。
目前的情況是,日本的移動支付基本壟斷于幾家商業集團手中,每家集團會發行單獨的實體芯片卡和對應的獨立手機應用,彼此之間基本不通用。用更通俗的方式去理解的話,稍微有點類似于我們國內的商場預付會員卡,但是用途覆蓋更廣、并且可以實現手機支付。
這也導致了,日本民眾才剛剛用上Apple Pay不久,因為蘋果公司針對日本市場的Felica 制式的iPhone面世不久。來自幾大集團的實體支付卡,這才可以裝入iphone的wallet中。
這種孤島效應導致的結果是,外來的支付手段在最基礎的硬件要求上就卡了殼,很難進入日本市場。
對支付寶來說,日本市場留出的機會在于,支付寶幾乎不需要特殊的硬件支持,而是依靠移動網絡來進行,避開了制式不同的壁壘。但同樣,它也要面臨一個巨大的難題,就是去改變日本民眾多年形成的支付習慣,而這偏偏是一個不擅長改變的國家。
探訪:中國游客和買買買
就在這周,我們去實地走訪了日本東京的成田機場和幾大商圈,也詢問了支付寶在日本商戶的使用情況。
成田機場、新宿、銀座、秋葉原等幾大中國游客較多的商圈中,多數商家都放有提示,告知游客支持支付寶。由于中國游客眾多,這些商家普遍都會有中文導購。
同時,也有部分商戶正在進行支付寶支付95折的活動。日本著名的綜合折扣免稅店堂吉訶德營業支援及境外游客負責人陳超說,事實上中國游客對優惠仍然比較敏感。“目前,中國游客比較集中的日本城市中,堂吉柯德95%的門店都接入支付寶。平時中國游客用支付寶付款的比例在30%-40%,而在促銷活動期間可以達到60%以上。”
日本最大的家電量販店山田電機境外游客推進室課長金俊表示,支付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現金的使用率。去年試點上線后今年已經在15家山田電機主要旗艦店中導入了支付寶。以新宿東口店為例,導入支付寶前信用卡和現金的支付比例約為5:5,導入支付寶后支付寶與各種卡及現金的比例變為 3:4:3。
在人口老齡化的沖擊下,日本國內生產力和消費力都在下降,“觀光立國”被日本政府視為 GDP 增長的支柱型戰略。這對支付寶來說是一個機會。
螞蟻金服海外事業部日本市場負責人陳清揚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支付寶在日本接入了近 4000 家商戶。通過與收單機構的合作,支付寶得以快速鋪開商戶數量。但在陳清揚看來,支付寶對日本商戶的真正吸引力,并不在支付本身。
他認為,真正的吸引力,來自支付寶正在做的“海外版口碑”,名為“發現”。目前發現在日本市場上線 2 個月,約有 2000 家商戶接入,他們看重的是它的帶客和營銷能力。

支付寶把國內“支付即會員”的理論拓展到了國外。基于LBS,發現可以自動向用戶推送店內的優惠活動,用戶落地打開支付寶,也可以看到附近商戶的推薦, banner 的打開率達到 15%。商戶也可以直接向用戶群發放卡券。
但是,支付寶目前在日本只服務于出境游的中國用戶,在嚴格意義上,這還不是真正的業務出海。在謹慎保守的日本,如何拿到牌照并進行本地化,對支付寶來說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