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年,國內媒體行業的格局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顛覆式改變。曾經風光無限的傳統媒體掙扎在生死邊緣,獨霸江湖二十載的門戶網站流量滑坡嚴重。新媒體勢如破竹,成為不可逆的潮流。微信平臺、視頻網站、直播平臺等社會化媒體先后崛起。在這個最好的時代,人人都可以發聲,人人皆媒體。據不完全統計,僅微信平臺上的自媒體數量就達上千萬。
但是,不論媒介形態、傳播渠道如何演變,對媒體和平臺來說,“內容為王”是永恒不變的真理。高水準的優質內容無論到何時也是推動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所亟需的燃料。
然而,信息壁壘使得空有一身好武藝的創作者并不能透徹地了解用戶真正需求,也不知道去哪里找自己內容的消費者,以及產出的信息能不能及時地、準確地被接收,都是內容原創者面臨的問題。
而這些,在一點資訊i媒體平臺上都可以得到解決。
對于那些堅守原創、深耕優質內容的媒體、自媒體來說,一點資訊i媒體平臺可以通過內容饑渴榜,來告訴自媒人目前哪些內容是短缺的,用戶最喜歡看的是什么內容,倒逼內容生產,調節內容供需平衡;而對于實現內容消費者和原創者的匹配層面,i媒體平臺一鍵式分發,通過機器算法和大數據技術直接將有用信息精準送到內容消費者,為自媒體作者節省了更多時間進行再創作。在技術手段的支撐下,i媒體平臺不僅為用戶提供了有用的信息,更實現了內容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無縫對接,打造良性循環的媒體生態鏈條。
除此之外,一點資訊依靠強大的平臺優勢,對優質內容的生產者進行現金的補貼和扶植。在去年WeMedia自媒體年會上,一點資訊CEO李亞宣布了“一點不留”的資金扶植計劃:將把所有內文頁廣告收益全部返還內容生產者。這種鼓勵方式,對勤勉創作的媒體、自媒體人來說不僅僅是一種物質上的激勵,更是一種來自內容消費端的認可和積極反饋。正是這種來自媒體生態系統內部良性循環產生的原動力,激發了媒體人以更高的熱忱投入到長期創作中。這對整個媒體行業乃至社會發展都是不可或缺的。
誠然,好的內容僅僅只是一個開始,要實現媒體生態的良性循環還需好的渠道、好的用戶體驗、及可行的商業模式。對此,小米副總裁陳彤表示:“用戶、內容、創作者和平臺,大家在產業鏈的各個維度中相互了解、相互促進,建立起一個泛媒體生態圈,這個體系下的成員將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一點資訊就是這樣一個平臺級的移動新媒體,這也是為什么小米和一點資訊合作重要的原因。”
或許正是對于這種理念的認可,目前,一點資訊i媒體平臺上已有6萬名媒體/自媒體入駐。其中不乏來自政界、商界、文藝界等各領域知名人士和權威機構。在這里,看中國頂級企業家楊元慶、董明珠、雷軍和周鴻祎等數十位商界高手叱咤風云,追娛樂圈新秀張天愛、男神吳秀波率領的數百人明星天團,觀中國軍網、各國家部委等政府機構的最新政策。總之,用戶可以訂閱任何感興趣的自媒體頻道,第一時間滿足各種信息需求。
信息爆炸時代,真正需求的內容仍然是稀缺的。信息的冗余造成了注意力的分散,互聯網的“快”的基因給低劣內容有機可乘。在中國的自媒體快速發展的今天,今日頭條、 一點資訊、天天快報等新生代聚合型平臺雖然本著為自媒體服務的初心,但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一些問題。一點資訊作為行業內具備影響力的移動新媒體代表,也會貢獻自己的力量,去不斷完善自身,解決問題,共同推動中國自媒體的發展。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