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處不在的無線網絡,正讓城市充滿智慧。
在過去一年中,無線城市已經在中國大江南北迅速鋪開。
2010年10月,在上海參加世博會高峰論壇的中國移動總裁李躍表示,中國移動將全面推動國內”無線城市”建設,建立”無線城市”門戶平臺。記者獲悉,截至2011年8月,中國移動已與26個省份的161個城市簽署了合作協議。根據其發展規劃,到2011年末將有超過1660萬活躍用戶成為無線城市的受益者。
而這,將只是中國無線城市走進千家萬戶的開始。
雖然“無線城市”概念并非由中國移動首先提出,但其無疑是第一個在規模化運營上破除困局的運營商。
2004年,美國費城最早提出“無線城市”計劃。此后被譽為“水、電、氣、交通之外的第五項城市基礎設施”的無線城市,在世界各地開展了千個試點,卻均以失敗告終。絕大多數運營商都認為“如何建設、運營、維護這項設施讓人頭疼”。
隨著無線技術和應用市場的發展,中國政府、運營商和第三方廠商通過積極實踐,終于建立起一個兼顧公眾服務和可持續盈利的完善商業模式,無線城市走上快速發展的快車道。
在廈門,政府只需投入政策扶持和資源整合,運營商和其他廠商則會分擔資金投入、網絡建設,設備和應用開發。通過對公眾服務和商業服務劃定明確界線,在政府增加服務效率,民眾獲得方便服務的同時,產業鏈也能實現盈利增長。
無線城市的快速發展,無論是對拉動地方經濟發展、刺激內需、推動民生,還是對帶動產業發展都意義重大。我國對于發展無線城市,政府和業界都已形成一致共識,“大力推進無線城市建設”甚至被列入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
“當前中國城鎮化進程正在加速,隨之而來引發了一系列城市問題。”今年3月申銀萬國的報告表示,通過信息化與城鎮化的融合,大力發展數字城市,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城市信息資源,提升城市生活品質,是建設未來城市的有效途徑。
數據顯示,2010年第4季度中國的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達2.88億人,相比去年同期增長41 .48%,同年市場規模達637億元,較2009年上漲64.2%。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井噴式的發展為無線城市帶來了巨大的機會。國家對TD的扶持也為無線城市的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中國移動人士透露,無線城市推出“政務、公共事業、交通、醫療、教育、就業、金融、旅游、生活服務、消費購物”十大門類、五十個重點應用目標后,已獲得各地市民的廣泛使用和一致好評。
在北京,市民可以通過手機查看14家醫院的科室、醫生及可掛號源信息,并進行預約掛號;
在福建,市民可以通過手機購買長途汽車票。僅在今年春運期間,就有近50萬人咨詢,并購買汽車票4萬多張。
在寧夏,中國移動與電力公司共同進行了無線智能抄表系統的改造,以實現電網運行情況實時監控,使電網運行更可靠、更安全、更高效。
在廣東,市民可以通過專用終端查詢違章、停車、駕駛證信息。目前已向200萬名駕駛員及車主發出警告式執法超14.4萬條、違停提示40萬條、違法行為及時告知60萬次。
在重慶,用戶可以通過手機查詢電影時刻表、場次,并進行在線選位和購票,也可以用手機查詢甚至點播超過40個數字電視節目。
在貴州,考生可通過手機第一時間對高考成績進行查詢。應用推出后不到3天,僅貴陽市查詢訪問量就超過了17523次,安裝包下載量達到了1000余次。
在江蘇,中國移動與南京市政府合作開通了市長互動信箱,用戶可以隨時發送建議到政府相關部門。
更多應用不勝枚舉。在各地,地方政府甚至與運營商聯手合作,圍繞本地資源發展本地特色,打造各具特色的無線城市。如:浙江杭州、安徽黃山都提出將聚焦旅游信息服務,規劃了電子門票、景區熱點、景區名片等內容;浙江嘉興、安徽銅陵聚焦政務信息服務,規劃了政務公開信息、政府郵箱、在線黨校等內容。
作為承擔國家無線通信基礎服務職責的中國移動,也已成為大力推動無線城市發展,助推中國信息化的急先鋒。中國移動總裁李躍提出要面向各行各業搭建“無線城市”平臺,大力發展物聯網應用,大力推動社會信息化,使移動通信服務和信息化產品更廣泛深入地融入到各行各業中。
目前,可復制、可推廣的無線城市群已在形成。江蘇將加速打造以南京等主要城市為核心的江蘇無線寬帶城市群。福建于2011年1月正式啟動了“無線城市群”建設。四川省斥資百億正式啟動“無線城市群”建設。
廣東目前已經有21個地市全面建成無線城市平臺,3G網絡已達到縣級以上人口100%覆蓋;WLAN熱點1.5萬個,注冊用戶數249萬,是2009年的25倍,據預測2011年該數據將超過800萬。在應用方面,接入“無線城市”的業務超過1500項。業務類別涵蓋無線政務、便民服務、商家優惠、掌上娛樂、企業應用、旅游資訊和時事新聞等多個領域。今年前5個月累計訪問量就已突破2000萬人次。
“無線城市群建設正初步整合立體化的無線網絡、基礎化的信息系統、聚合化的運營平臺、多樣化的業務應用,開創政府、運營商、產業鏈、客戶、社會等多方參與、合作共贏的運營新模式,實現了無線城市由‘分散型’向‘聚合型’發展,實現城鄉一體化的無線城市普惠服務”。中國移動人士告訴記者,“中國移動將在無線城市建設方面,以開放、合作、共贏的態度與產業鏈優質合作伙伴開展合作,共同創造價值。”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