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沁涵
2030年或實現IPv6大規模部署
新京報:IPv6(互聯網協議第6版)起步很早,很多國家都在推行,但目前全球活躍用戶仍然很少,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威爾遜:上世紀90年代末,IPv6剛剛起步。隨著互聯網泡沫出現,2000年互聯網產業陷入蕭條,IPv6又是需要高額投資的項目,因此發展幾乎停滯。近年來互聯網經濟逐漸升溫,但是IPv6對于運營商來說很難獲得快速的市場收益,用戶需求量有限。因此,運營商還不愿意快速推進IPv6。只有等到IPv4的IP地址用盡,IPv6才能大規模部署,這大概要到2030年可以實現。
新京報:對于中國的IPv6建設,有何建議?
威爾遜:眾所周知,中國的互聯網用戶在全球領先,但是IPv6的用戶卻相對較少,因此中國的IPv6市場擁有巨大潛力。我認為,這需要中國三大運營商的努力,對全網設備進行投資升級。而用戶也能從中受益,網速會更快,費用更低。
新京報:你對本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印象如何?
威爾遜:今年互聯網大會上的科技成果都很令人印象深刻,大多數來自于中國,尤其是一些人工智能項目、視覺系統。從用戶的角度來看,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項成果是5G,它將為我們提供更快捷、質量更高的網絡服務。
新京報:中國目前還沒有自己的根服務器,網絡安全是否會受到影響?
威爾遜:我認為并不會有特別大的影響。當前IPv4體系內全球共13臺根服務器,包括1臺主根服務器,12臺輔根服務器。雖然大多數根服務器在美國,但是鏡像服務器架設使得實際運行的根域名服務器有數千個,許多都在中國。而且隨著IPv6的建成,根服務器會拓展。
網絡信息隱私的決定權在于自己
新京報:如何看待信息公開和隱私保護這一對矛盾體?
威爾遜:我認為這取決于互聯網用戶的選擇。一些用戶自身傾向于免費的網絡服務,包括搜索引擎、社交平臺,那么可能犧牲的就是個人信息隱私。雖然現在越來越多網民開始重視隱私保護,但是我不認為他們真的愿意為此付費。我個人來看,網絡隱私保護還取決于不同國家政府的政策,比如歐盟簽署了《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關鍵原則就是讓消費者控制他們的數據。企業如果違反相關條款,將會被處以其全球總營業額4%的罰款。
新京報:互聯網數據的控制權是否應該歸還給用戶?
威爾遜:據我所知,“萬維網之父”蒂姆·伯納斯-李正在構建一個新方案,計劃將互聯網去中心化,將權力歸還給網民,而不是那些利用用戶信任獲取財務收益的公司。
同題問答
世界互聯網大會已開五屆,過去5年互聯網行業讓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保羅:我認為是GPS,尤其是在移動端上的應用,這是近年最具革命性的技術。
展望未來五年,你認為世界互聯網行業會有哪些趨勢?
保羅:現在的社交網絡還比較封閉,我認為用戶未來將會對社交平臺的信息有更多的掌控權,社交平臺也更加開放。
你對未來一年有什么期望?
保羅:希望懷抱不同目標的互聯網企業和機構能夠加強合作,為用戶打造更棒的互聯網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