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 11 月 8 日報道,因游戲審批凍結,騰訊將削減游戲營銷預算。
根據幾天前寄給游戲營銷高管的信件,騰訊要求他們控制資金流并減少支出,從而來 “共度難關”,例如尚未獲得政府審批的游戲要將剩余的資金返還給騰訊。
這封信還表示,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微信社交網絡的運營商決定,如若資金還沒進行規劃部署,就將部分發展成熟的游戲品牌預算削減一半。除此之外,騰訊還會下調那些表現不佳的游戲的預算,或者將這些游戲發布的時間推遲到明年,游戲項目還未動用的資金需要返還給公司。
騰訊發言人 Jane Yip 稱,公司拒絕對任何潛在的預算削減發表評論。
伽馬數據的《2018 年 1-6 月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上半年中國網絡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 1050.0 億元,同比增長 5.2%,但與過去幾年同期相比,增長幅度遠低于過去三年同期近 30% 的增速。
2016 年 5 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下發《關于移動游戲出版服務管理的通知》,規定游戲運營需要版號。只有獲得了版號,游戲才可以上線收費,否則只能不斷地免費公測。
版號本就不好拿,今年 3 月 29 日,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又發布了《游戲申報審批重要事項通知》,稱因機構改革,將影響游戲審批工作進度,游戲受理及審批就此暫緩。
游戲業務一直是騰訊主要收入來源,他們會發行自己的游戲,以及從其他游戲開發商那里購得的游戲,包括《堡壘之夜》、《絕地求生》;為騰訊提供游戲的開發商包括 Nexon、Activision Blizzard 以及 Electronic Arts。
此前,騰訊一直想要通過 “綠色通道” 來從今年最熱門的游戲《堡壘之夜》上盈利,它允許分銷商試驗游戲商業化模式,但 1 個月試運營后充值收入必須返還用戶。但 據澎湃新聞、36 氪援引信源消息稱,騰訊總裁劉熾平于今年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中提到的 “綠色通道” 已經關閉。
騰訊自己也不斷加強對游戲的約束。
7 月 4 日,旗下游戲《王者榮耀》為保護未成年健康上網, 開啟了 “健康上網” 防沉迷系統。
用戶賬號都會接受強制的公安實名校驗,以確認相關身份信息的真實有效。校驗通過后,確認為未成年人的帳號將納入健康系統進行防沉迷,12 周歲以下(含 12 周歲)每天限玩 1 小時(同時每日 21:00 -次日 8:00 之間禁玩),12 周歲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 2 小時,校驗未通過的賬號將禁止登錄。
三天前,騰訊又發布公告,接下來還會有包括自主研發和代理發行在內的 9 款熱門移動游戲,于 2018 年內完成健康系統的接入和啟用。在這 10 款之后,2019 年,健康系統的覆蓋范圍將擴大至旗下其他移動游戲和 PC 游戲產品。
今年 3 月,騰訊發布的去年四季度財報顯示游戲這一核心業務首次出現環比下滑,該季內,騰訊 PC 和手機游戲收入合計297 億元,低于三季度的 328 億元,環比下滑 9.5%。
今年半年報數據也顯示,騰訊單季凈利潤 178.67 億元,同比下降 2%、環比下降 23%,這也是騰訊單季凈利潤 13 年來的首次同比下滑。
截至 10 月 9 日,騰訊已經耗資 3890 萬港元回購了 131000 股股票,這是騰訊連續第 21 個交易日回購股票了。騰訊股價也再度下跌,報 293.8 港元,以收市價計,騰訊市值跌破 2.8 萬億港元。較今年的高位大跌近 40%,市值跌出全球前十。
據彭博統計,雖然騰訊依舊盈利頗高,但是公司總債務已經激增至 260 億美元。分析師預測,第三季度騰訊的營收僅會增長 24%,這將成為三年多來增長率最慢的一個季度。騰訊將于 11 月 14 日公布第三季度財報。
題圖來自 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