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飲一江水,攜手奔小康。12月27日,十堰市紀念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五周年暨京堰對口協作六周年活動,在北京市受援地區消費扶貧產業雙創中心隆重舉行。活動全面呈現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歷史資料,展現了水源地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成效,分享了北京十堰兩地對口最新協作成果。國家發改委、水利部、北京市等領導,以及十堰市委市政府領導出席當天活動。
十堰市紀念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五周年暨京堰對口協作六周年活動在京召開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是優化我國水資源配置的重大戰略工程,自2014年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以來,超過52億立方米的南水在奔流北上,為京津冀地區織就了一張巨大的水網,使受水區水資源短缺狀況得到明顯改善,有力支撐了受水區和水源區經濟社會發展。
一江清水送北京。會上,十堰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榮山表示,十堰作為核心水源區,堅決做好北方"守井人",確保境內漢江水質常年保持國家地表水Ⅱ類及以上標準,2015年入選首批"中國好水"水源地。十堰與北京市建立健全對口協作工作機制,深入開展多層次協作,既深化生態環保協作,又積極開展產業協作,助力十堰實現了由"靠山吃山"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歷史跨越,也為庫區打好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十堰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榮山致辭
"南來之水成為京城的供水主力",北京市扶貧支援辦黨組書記、主任馬新明在介紹北京十堰兩地對口協作成果時表示,通水五周年來北京市接收到丹江口水庫來水超過52億立方,占城區供水的70%以上,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200萬人。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的十堰市,為保一洪清水永續北送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北京市扶貧支援辦黨組書記、主任馬新明致辭
六年來,北京市委市政府推動南水北調對口協作取得顯著成效。自2014年以來,北京安排協作資金32億元、實施項目900多個、支持河南、湖北水源區的發展,對核心水源區的十堰先后投入協作資金13.5億元,實施項目400多個、幫助20多個貧困村發展茶葉、食用菌等特色產業。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五周年北京-十堰對口協作成果展啟動儀式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五周年北京-十堰對口協作成果展啟動儀式隆重舉行,多方領導共同見證了京堰合作結出的累累碩果。伴隨著見證嘉賓手中丹江口水庫之水的緩緩流入,一塊象征著十堰的藍色地圖和一塊象征著北京的綠色地圖逐漸緊密連接到了一起,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五周年北京十堰對接協作成果展也正式開幕。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五周年暨北京-十堰對口協作新聞發布會召開
當天,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五周年暨北京-十堰對口協作新聞發布會同期舉行。十堰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榮山就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合作整體情況進行了詳細介紹。他表示,2014年北京和十堰開展對口協作工作,雙方緊緊圍繞"保水質、助扶貧、強民生、促轉型"工作主線,采取"市級統籌、區縣結對、社會參與"協作方式,開展了全方位協作。以京東為代表的一批北京地區企業到十堰水源區投資興業,積極參與水源區的協作發展,反饋水源區人民,有力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
2018年,京東云與十堰開展"互聯網+"新經濟合作,既是對"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制造業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轉變"要求的落實,也是"南水北調工程"受水區和水源區,攜手共進謀發展的縮影。
"南水北調成敗在水質,關鍵在移民,移民能否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是確保這一工程順利實施的前提和根本。"劉榮山對媒體介紹,十堰在中線工程中移民人數最多、移民任務最重,動遷總規模達18.2萬人,其中外遷7.7萬人、內安10.5萬人。至2010年11月底,順利完成1.8萬戶、7.7萬人移民外遷任務,創造了全國水庫移民史上搬遷強度最大、人數最多、時間最短的奇跡。
隨后,十堰市發改委副書記、副主任王官明圍繞下一步貫徹落實《京鄂深化戰略合作協議》的新措施,南水北調水源區保護中心副主任李文財就丹江口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分別答記者問。北京十堰對口協作掛職干部分別就各自掛職情況進行了分享,展示了北京市對口協作水源區取得的顯著成效,進一步增強了全社會關心支持南水北調工程、關心支持對口協作工作、關心支持水源區發展的意識,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十堰市紀念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五周年暨京堰對口協作六周年活動,由中共十堰市委、十堰市人民政府主辦,十堰京東云新經濟有限公司承辦,北京市扶貧支援辦指導。現場還舉行了京鄂對口協作部門(項目)簽約儀式,多個項目進行了集中簽約。京東云與AI事業部公共業務副總裁李永明同與會嘉賓一起參觀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五周年暨對口協作六周年成就展、書畫美術展。十堰特產翹頭鳊、武當道茶、綠松石等特色產品,犒賞京城。
與會嘉賓參觀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五周年暨對口協作六周年成就展
因水結緣、因水結親。2013年3月,國務院批復《丹江口庫區及上游地區對口協作工作方案》,確定了兩市三省跨越千山萬水"南北共建、互利雙贏"戰略協作框架,實現水源區"保水質、強民生、促轉型"發展目標。同年8月,北京市與湖北省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南來之水搭建起了京堰兩地對口協作的橋梁和紐帶,京堰兩地攜手共進、深化合作交流、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提升人民獲得感,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擴大對口協作成果,推動十堰經濟的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的轉化,拓寬綠色高質量發展新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