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寫下這個標題,應該沒有人第一時間腦袋想的是“好吃的”吧。
2月28號下午兩點,小米松果芯片發布會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在本次發布會上,小米發布了自主研發手機芯片——澎湃S1,定位中高端,八核64位處理器以及搭載S1芯片的小米5c手機和紅米4X手機。小米松果芯片是繼華為海思麒麟芯片之后的又一國產手機廠商自研芯。而且雷軍再三強調,這不是ppt芯片,已經量產了。發布會尾聲階段,雷軍總結了小米過去的成績,他認為小米要保持這種“酷”就要始終重視技術研發。而小米公司也一直致力于探索與嘗試、創新與突破。不得不說,這次發布會將會是小米公司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說完產品,我們還是來挖挖雷軍本人,作為武大畢業的傳奇人物,身上還是有很多大家不了解的趣事和值得大家學習的地方。
雷軍的外號
很多人都知道雷軍有一個外號叫“雷布斯”,是因為在雷軍的3000多條微博中,特別是2010年到2011年間的微博里面,很多內容都是關于蘋果和喬布斯。這也能夠感覺到,雷軍已經將喬布斯看做自己的榜樣,希望讓小米成為中國的蘋果。
2011年8月16日小米手機發布會上,雷軍穿著黑色T恤和藍色牛仔褲站在臺上如喬布斯在蘋果iPhone發布會上的感覺一樣,雷軍舉手投足間都有蘋果和喬布斯的身影,于是發布會后雷軍也獲得了“雷布斯”的稱號,對此稱號雷軍也幾乎默許了。(當然也有討厭饑餓營銷,抱怨買不到產品或討厭小米產品的人稱他為“雷不死”)

小米手機以出色的硬件配置和超低的售價一直受到業界廣泛關注,不過其期貨式的營銷方式和過度炒作也一直遭到廣大用戶詬病。在16年9月,小米董事長兼CEO雷軍就因為小米手機2首輪開放購買僅提供5萬臺而獲得了一個新的雅號——“雷五萬”。
雷軍的創業經歷
和我國很多創業成功的大佬一樣,雷軍成功的背后,也有一段非常不平凡的經歷。
1、初期積累
1987年,雷軍考入武漢大學計算機系,在讀大學的同時,雷軍也開始在計算機領域里闖蕩、廣泛涉獵,在接下來幾年里,雷軍和同事一起出版過書、寫過加密軟件、殺毒軟件、財務軟件、CAD軟件、中文系統以及各種實用小工具等,并和王全國一起做過電路板設計、焊過電路板,甚至還干過一段時間的黑客,解密各種各樣的軟件,這使得雷軍和各家電腦公司老板之間都成了熟人,成了武漢電子一條街的甚有名氣的人物。
可以說,這段經歷讓雷軍對計算機各細分領域有了充分的認識,同時積累了大量的人脈,為以后的成功,做好了鋪墊。
2、首次創業
1991年,在大學四年級的時候,雷軍開始和同學王全國、李儒雄等人創辦三色公司。當時的產品是一種仿制金山漢卡,可是隨后出現一家規模比他們更大的公司,把他們的產品盜版了,而且這家公司可以把同類的產品做得量更大,價格也更低。三色公司度日維艱,最終不得不解散。
這次失敗的創業經歷,讓雷軍認識到價格競爭的威力與殘酷事實,這也是為何小米在推出第一版產品時,便打出了配置可以媲美于iPhone,價格卻只有不到一半的理念,并深受屌絲追捧。
3、金山軟件
1992年初,雷軍加盟金山公司。由于出色的工作,先后出任金山公司北京開發部經理、珠海公司副總經理、北京金山軟件公司總經理等職務,并于2000年底,出任北京金山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總裁。2007年12月20日下午,雷軍辭去了金山CEO職務。
雷軍從22歲進入金山,一直工作到38歲,在金山工作了整整16個年頭,期間不僅完成了金山的IPO上市工作,而且這段經歷,讓其對公司管理、產品選擇、戰略分析等有了非常透徹的領悟。
4、投資人生
離開金山軟件后,雷軍成為了一名天使投資人,借助于在金山多年的從業經驗,雷軍投資了許多非常成功的企業,包括卓越網、UC優視、YY多玩(歡聚時代)、拉卡拉、凡客誠品、樂淘、可牛等20多家創新型企業。
5、創辦小米
2010年初,雷軍非常看好魅族的發展模式,并多次于公開場合城戰,于是開始與黃章洽談投資魅族事宜,但是由于諸多原因,投資并沒有談成。
正在此時,雷軍恰恰接觸到師弟李華兵推薦的一個從德信無線(中國最大的手機軟件和整機方案設計供應商之一)出走的手機硬件團隊,認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于是雷軍尋找來林斌(谷歌中國研究院副院)、黃江吉(中國工程院開發總監)、劉德(北京科技大學[微博]工業設計系主任)、黎萬強(原金山詞霸總經理)、周光平(摩托羅拉北京研發中心高級總監),共同組建小米科技。

小米聯合創始人團隊
2010年8月16日,小米發布MIUI首個內測版。同年12月10日,米聊Android內測版正式發布,后來,由于面臨擁有強勢資源的微信激烈競爭,米聊最終敗下陣來。
2011年7月12日,小米宣布進軍手機市場,并發布了小米手機,宣稱這是全球主頻最快智能手機,也國內首款雙核1.5GHz主頻手機,售價僅1999元,且只在小米網(xiaomi.com)上零售。
其實這次發布會,雷軍就為小米的發展畫好了路線:
(1)以高配低價的模式,再配合上雷軍擁有的相關資源,吸引大量屌絲用戶關注,這一直都是小米發展的原動力;
(2)有大量用戶關注小米手機后,不僅對小米各項產品是一種營銷宣傳,他們中的一部分用戶往往會下單購買,從而促進小米手機的銷量;
(3)小米手機僅僅在小米網銷售,而且需要搶購,意味著用戶會逐漸形成對小米網購買手機的依賴,這猶如用戶去淘寶購買衣服,去京東購買電器一樣。
從此小米開始了高速增長期,其在資本市場上的估值卻節節攀升,2010年2.5億、2011年10億、2012年40億、2013年100億、2014年450億美金,一次又一次刷新估值記錄,甚至連BAT都望之莫及。
6、開拓智能家居
小米的成功很快引來了同行的模仿,這讓雷軍想起了到了曾經“三色”公司失敗的慘劇,由于無法成功尋找到有效方法規避手機領域的競爭,智能手機這片價值洼地早晚會被大家填平,再加上小米在路由器、智能TV的嘗試經歷,不禁讓其想到了開拓智能家居這個新領域。
于是,雷軍為小米就定下了三大戰略,第一、放棄PC這種已經高度互聯網化的產品;第二、對于多倍行業巨頭掌控的大家電的領域,能投資最好,否則就聯合一起做;第三、對于剩余的一類就是諸多的細分智能硬件產品,比如:燈、耳機、移動電源、平衡車、門鎖、音響等等,進行深度投資,甚至是實現控股,從而分享硬件智能化這個巨大的紅利。
可以說,小米這一戰略,如同當初進軍智能手機一樣,又一次將智能手機領域的同行甩到了身后。
雷軍的個性
很多人把雷軍比作中國的喬布斯,卻不知道他們倆的性格簡直是天壤之別。
喬布斯自私暴躁,經常跳上桌子罵人,雷軍平和,再生氣也一言不發,低頭抽煙;喬布斯認為世界非黑即百,一個人不是英雄就是蠢材,一個產品不是奇跡就是垃圾,雷軍平衡,不忍心傷害別人;喬布斯的同事恨他又愛他,而雷軍的下屬對他忠心跟隨,為雷軍搬家,書架上書的擺放次序,都與搬家前絲毫不差。更重要的是,喬布斯創造需求,雷軍迎合用戶需求。

雷布斯和喬布斯
或許,兩人99%的不同都不會防礙雷軍的成功,唯獨少的是那1%的不顧一切。雷軍的性格太過謹慎,太求穩贏不輸。雷軍已經很偉大了,沒什么人可以攔住他,也許唯一能阻礙他的就是他自己。
其實從大家對雷軍的評價中就能看出,這是一個智商情商雙高的人,雖然缺少那種一往無前,說一不二,果斷決絕的霸氣,但是正是這種充滿親和力的個性,才讓小米公司的隊伍越來越壯大,才能讓自己團隊開發出最親民,最受國人喜愛的MIUI系統。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