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6日,我們國家發放了4張5G正式商用牌照,獲得者分別為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中國廣電。其中在具體的頻段分配上,中國移動與中國廣電在4.9GHz重合,另有中國移動的2.6GHz和中國廣電的700MHz有所區別;而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則被分配為全球5G主流頻段3.5GHz。這一分配方式,既是考慮各運營商的實力大小,為使競爭更充分一些,也是考慮到未來的可能合作情況,以減少重復浪費。
去年5G牌照發放后不久,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就高調達成全面共建共享協議,雙方將在全國范圍內合建一張5G網,而且在集團層面成立了一級部門級別的共建共享辦公室,以高效率協調雙方在5G共建共享中存在的問題。2019年,雙方就已有合作案例誕生,而2020年,雙方更是計劃了總計25萬5G基站的建設任務。
另一方面,中國移動從一開始就搶先5G布局,準備像4G時代用時間差打出一個競爭優勢,再加上中國移動本身資金實力雄厚,可以說是四大通信運營商中最財大氣粗者。所以截止目前,中國移動一家的5G基站建設規模已超過了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總和。比如在去年,共13萬基站中,中國移動占據5萬,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各占4萬;今年,中國移動的目標是再建30萬,截止年底時間是總共35萬規模,而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是總33萬規模。
但是在移動、電信、聯通全面搶跑的當前,中國廣電因為對通信領域是“一窮二白”的歷史,所以其5G動作并不算多,更多的只是引進各個戰略合作方,以及正在進行中的“全國一網”改制。更重要的是,因廣電并沒通信運營經驗,其5G前景是當前最不明朗的。考慮到此前國家一直強調的共建共享,所以從頻段劃分上,中國移動和中國廣電合作是最有可能的,這也是大哥帶小弟的標準做法。
面對此前市場上關于雙方屢有合作的傳言,中國移動終于有了明確的回復。在日前的中國移動財報發布會上,移動董事長楊杰表態稱:正在溝通商談中。
楊杰的此番表態的重大意義在于:其一,雙方是確實有合作意向,而且正在商討中,這說明此前的傳言并不是空穴來風;其二,由中國移動表態比中國廣電表態更有影響,因為廣電是弱者,即便其想合作,如果強者一方不愿意也就不會有結果,現在中國移動已有這種表示,那雙方的合作基本上就是八九不離十的肯定走向了,差別只是合作的項目大小和深淺關系。
如此一來,國內四大通信運營商在5G時代的競爭,將呈現出2+2的競爭和合作格局。對于這一組合,你更看好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