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的大年初一,是代帥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刻之一。作為一名普陀山的地接導游,從大年初一開始,普陀山就迎來了旅游旺季,為了迎接客人,代帥按照慣例,把年夜飯的聚餐時間改至了除夕前夜。
然而今年春節,一場疫情的突襲,暫停了所有旅游團的出行。大年初一,普陀山封山,往日人聲鼎沸的普陀山,突然像失聲般安靜了下來。
和旅游團一起暫停的,是和代帥一樣成百上千個導游的收入。
一開始,代帥的心態很好。“相比一些需要付出成本的實體店和旅行社,導游只是暫時失去了主要的收入來源,什么時候旅游業重啟了,我們再加入進去就行。”
可等待重啟的時間,從一個月變成了3個月,又變成了4個月、5個月甚至6個月。面對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多導游撐不住了,紛紛轉行。有去工地做體力活的,有當外賣員、快遞員的,還有去餐廳當傳菜員的。
“導游這個職業專業性太強,技能在其他行業幾乎用不上。”代帥說,身邊很多人都只能去做體力活維持生計。代帥卻沒有轉行,他在普陀山做了8年導游,對這個職業仍有熱愛。這次疫情,給了他時間停下來為自己充電。

代帥獲得“十佳導游”獎狀
“云旅游” 是怎樣一種體驗?
“導游這個職業需要終身學習,趁這段時間,我想讓自己沉淀下來多學習點知識,便于以后輸出作品。”
去年10月起,代帥開始在抖音上發布短視頻,介紹普陀山的歷史文化和人文風光,到現在已經積累了29萬多粉絲。也是這個機會,讓他開始自學攝影攝像,試圖讓更多人了解普陀山,喜歡普陀山。
疫情期間,暫時失業的他給自己制定了學習計劃:每天早上7點起床看書學習,深挖普陀山的歷史文化故事,學習領悟禪宗哲思,每天至少學習10小時。不看書的時候,他就出門拍普陀山的風景照和短視頻,回家后分享給粉絲們。
3月初的某天,普陀山景區的工作人員在抖音上看見了代帥的短視頻,便向他伸出了橄欖枝:邀請代帥進入景區帶網友“云旅游”,為那些因疫情取消普陀山行程的游客們直播。
“很多人原本有來普陀山旅游的計劃,因為疫情來不了,就只能通過直播的形式看看想去而不能去的地方,找到一些慰藉。”代帥說,直播也倒逼著他去學習更多旅游知識,鍛煉表達解說能力。

從3月到現在,代帥的每場直播平均有1、2千人觀看,人數最多的一場同時有5、6千人在線,累計觀看人數近3萬人。
“線上直播和線下帶團最大的不同是,線上可以同時帶幾千人云旅游。觀眾通過直播間想得到的是風景和故事,而線下帶團時客人的需求更多是引路、吃住安排等服務。”
為了給觀眾提供更好的體驗,代帥每場直播前都會做好充足的知識儲備。他給自己的直播間準備了3個主題:
第一類是普陀山的風光欣賞。他通常會帶一個手機穩定器邊走邊拍,到了風景好的地方,就把手機固定在一處讓網友透過鏡頭欣賞人間第一景——普陀山的5A級風光。為此,他還專門學習了攝影構圖。
第二類主題是介紹每個景點的歷史傳承故事,這些故事都是代帥從普陀山相關的書籍上看到的。
第三類主題是聊人生感悟,這一類話題在去往景點的過程中說得比較多。由于普陀山是一個遠離都市塵囂的清凈之地,對那里感興趣的人往往也對禪宗哲學感興趣。
為推動地方旅游盡綿薄之力
雖然代帥一直在學習新知識,但一周3場的直播頻率還是很快就把他近乎“掏空”。最近,他停止了一段時間直播,在家學習補充新知識,為了下一場直播,能給粉絲提供新鮮知識。
“有些粉絲從我的第一場直播起,每場都來看我。但我也要學習新內容,如果每天都講重復的內容不太好。”
疫情期間,直播間的粉絲打賞成了代帥唯一的收入來源,這筆錢每個月大概有幾千元,能維持代帥在舟山的基本生活。“我做直播的初衷并不是為了粉絲打賞,而是覺得直播可以督促我多學習,也可以為宣傳普陀山景點盡一點綿薄之力。”

代帥和朋友直播中
代帥開始在抖音上做直播后,越來越多媒體注意到他。
前段時間,舟山旅游電視臺找代帥做了一期專訪,中國旅游網也報道過他兩次。越來越多旅游景區開始意識到,“線上云旅游”也許是特殊時期宣傳旅游景區的一種有效方式。
“前陣子舟山的文化旅游局也聯系了我,他們想找我一起線上宣傳普陀山,目前正在著手推進中。”
與此同時,隨著近期國內疫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普陀山開放了部分景區,開始有游客和越來越多導游登上普陀山做直播。代帥再去直播時,遇見了很多曾經在直播間看他直播的粉絲,“光合影都有十幾批了吧。”
通過抖音直播,他認識了很多朋友。有些熱心粉絲會給他的老婆寄化妝品,代帥也會禮尚往來寄回舟山的土特產。“還有一個粉絲很喜歡普陀山,給我們景區捐了2000個口罩,我做了回搬運工,把口罩都送給了當地政府。”
現在,每個周末大概有2000名游客上普陀山看風景,也有一些本地的旅行社開始辦起了本地人游舟山的小規模旅游團。代帥說,相比往年每個周末2萬左右的游客量來說,現在普陀山的游客量還很少,距離疫情得到全面控制、旅游行業重新復蘇還有一段時間。
導游是一個傳播文化的職業
雖然現在的日子很艱難,很多同行為了維持生計紛紛轉了行,代帥卻依舊熱愛著導游行業,他也鼓勵身邊的導游同行們在普陀山上做直播。
“只要把握好直播方向,我都會支持他們做直播,還主動分享直播經驗。”
一直以來,導游行業在社交媒體上的負面曝光較多,比如哪個地區的導游又帶客人進入購物店進行了強制消費,代帥認為:“線上直播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機會,讓我們可以展示這個職業正能量的部分,通過公平地展示自己,給整個行業帶來正能量。”
代帥回想起初次對導游這個職業感興趣的情景,那一年他還在讀大二,暑期時在普陀山當暑假工的經歷,讓他對這個地方產生了向往。
“那是7、8年前了,作為5A級景區,普陀山的商業化沒那么明顯,像一個遠離大城市喧囂的小島,給人世外桃源的感覺。來這里的很多游客也都是帶著景仰來的,導游也都是在傳播文化,感覺沒有城市里的人那么浮躁。”

在代帥的印象里,導游一直是一個“傳播文化”的職業。因此大學畢業后,他毫不猶豫地報考了導游專業,來到普陀山成為了一名地接導游。
雖然當導游的8年時間里,他吃過不少苦,得了普陀山導游都有的“職業病”——膝蓋不好,也因為客人的不理解吃過不少虧,但他從沒想過轉行。
“很多新人導游,有時遇到客人不講理也不聽解釋,就一定要爭個明白,不肯吃虧。最后利益得到了,卻把自己和整個團的心情弄得很差,我覺得是得不償失的。”
代帥曾經在帶一個老年團時墊付了一筆門票費用,事后再找老人們收款時很多老人不愿意支付,堅持認為門票費用是包含在團費里的。幾番解釋無果后,代帥為了整個團的和諧氛圍,決定不收這筆錢。
“解釋不清楚之后,我們就不解釋了,不希望因為幾十塊錢的事情,鬧得大家都不開心。一般遇到這種情況,我就把它當作概率事件,我們一年要帶100多個團,2000多名客人,遇到挑剔客人的概率是很小的,遇到了讓它過去就好。”
神奇的是,一般當導游自己主動吃虧時,客人反而更容易理解他們,也愿意主動交出這筆錢了。
這次疫情,給整個旅游業都帶去了思考。
“現在整個行業都慢慢意識到了線下導游往線上轉變的重要性,5G時代到來了,抖音也給了我們公平展示自己的機會。如果1年前的我提前得知了今天的情況,一定會更早創作抖音作品,畢竟有了粉絲基礎才有經濟收入。”
代帥想著,越是在這種時刻,越要堅持度過這段難熬的時光,同時不斷積蓄能量,不斷在新領域嘗試和規劃,為疫情結束后的生活做好準備。
中國旅游研究院的調查數據顯示,超過7成受訪者表示,疫情結束后穩定一段時間會外出旅游;而超過2成的受訪者表達了強烈的外出旅游意愿,甚至表示,疫情結束,會盡快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代帥期待生活能早日如往常,就像過去無數個普通的一天,他能帶著游客們在普陀山游玩兒講解,也能帶更多人在直播間欣賞舟山的好風光。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