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長資訊網
        最全最豐富的資訊網站

        全球31家巨頭結盟爭搶5G跑道 防華為還是防中國?

          據法新社報道,本周31家全球科技和電信企業宣布成立Open RAN政策聯盟(Open RAN Policy Coalition),希望建立“開放并可互操作”5G網絡。

          與此同時,該聯盟中卻并沒有傳統設備商如華為、中興、愛立信、諾基亞以及一些電信企業的參與。更需關注的是,這其中沒有一家中國企業。

          Open RAN是個啥?

          首先解釋RAN(Radio Access Network),即無線接入網,它是手機等終端與核心網之間的橋梁,我們在手機上操作各種應用,信息通過無線接入網承載傳到運營商建設的核心網,再反饋回來,沒有無線接入網我們就沒法愉快的玩手機。

        全球31家巨頭結盟爭搶5G跑道 防華為還是防中國?

          圖片來自:中興文檔

          Open RAN即開放無線接入網,Open意指開放,通過軟件開源化、接口開放化和硬件白盒化來實現模塊化組建基站,基站也是無線接入網的重要組成。

          具體的講,如今運營商采購的基站是軟硬件一體的,都來自同一家設備商,或多或少存在供應商鎖定的問題。

          而在Open RAN模式下,軟件與硬件分離,專用硬件被通用硬件代替,運營商的基站將由多家廠商供應組成,比如A廠商提供RAN軟件,B廠商提供通用服務器,而服務器里的芯片又可由另一家通用芯片巨頭C來提供。

          開放的一大好處就是競爭充分,運營商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和議價權,數據顯示,5G網絡投資是4G的1.5-2倍左右,也就是1.2-1.6萬億,運營商資金缺口還很大,性價比是運營商不得不考慮的因素。

          此外,5G網絡被定義為可以分開切片為多個虛擬網絡,滿足不同的場景需求,比如自動駕駛要求絕對的低時延,物聯網需要鏈接數量大對網速卻沒有高要求,Open RAN也能滿足這些要求。

          Open RAN政策聯盟有啥用?

          在談Open RAN政策聯盟之前,我們先來看看Open RAN聯盟。

          在2018年的巴塞羅那世界移動大會期間,Open RAN聯盟正式成立,Open RAN聯盟使命包括:

          引領無線接入網走向開放化,接口可互操作化,RAN虛擬化和智能化;

          推動無線接入網最大限度地采用通用硬件,盡可能解除傳統專用電信設備綁定;

          標準化API和接口,探索無線接入網走向開源時代。

          參與廠商包括中國移動、美國AT&T、德國電信、日本NTT DOCOMO、法國Orange、印度Bharti Airtel、中國電信、韓國SKT和KT、新加坡Singtel、西班牙Telefonica和澳大利亞Telstra等電信運營商。

          如前所述,Open RAN聯盟的目標是降低RAN部署成本,提升RAN敏捷性和加速創新,推動RAN接口開放化、硬件白盒化、軟件開源化、網絡智能化。

          從Open RAN聯盟的主要發起廠商為電信運營商可以看出,運營商希望擁抱開放且充分競爭的市場,經過多年發展,電信設備商數量越來越少,由原來的“巨大中華(巨龍通信、大唐電信、中興通訊、華為技術)”變成如今的基本固定的五家供應商,包括華為、愛立信、中興、諾基亞和中國信科。

          電信設備市場競爭格局相對固定,運營商和設備商的博弈也趨于平穩,Open RAN就成為攪動通信市場的鯰魚。

          推動Open RAN需打破傳統封閉的RAN架構,最受影響的莫過于從2G時代一直為運營商提供設備的電信設備商,畢竟Open RAN的參與廠商要多得多。

        全球31家巨頭結盟爭搶5G跑道 防華為還是防中國?

          部分參與廠商(圖片來源:5gradar.com)

          Open RAN政策聯盟的創始廠商就有31家,包括Airspan、Altistar、AWS,AT&T、思科,CommScope、戴爾、DISH Network、Facebook、Fujitsu、谷歌、IBM、Intel、Juniper Networks、Mavenir、微軟、NEC Corporation、NewEdge Signal Solutions、NTT、甲骨文、并行無線、高通、樂天、美國三星電子、西班牙電信、美國Ignite、Verizon、VMWare、沃達豐、Worldwide Technology和XCOM-Labs。

          Open RAN政策聯盟的重點就在于政策,倡導有助于推動Open RAN采用的政府政策。

          據聯盟官方解釋,Open RAN政策聯盟的章程面向世界各地的政府和政策制定者,但最初的重點是美國政府決策者,其目的是向立法者宣揚有關Open RAN的優勢和5G市場教育。

          目前尚未宣布具體的政策,但其正在尋找可以幫助開發和擴展Open RAN的任何產品。

          技術不成熟是Open RAN尚未大規模應用的主要緣由,行業人士認為,Open RAN至少還需3-5年發展成熟,聯盟也是為了加速這一過程,傳統設備商則希望5G網絡建設高峰盡早到來,屆時不成熟的Open RAN自然會被淘汰,傳統設備商對Open RAN冷處理也是為此。

          并不“只”針對華為

          有報道指出,Open RAN政策聯盟的成立也是為了將華為排斥在美國5G建設之外,稍微有些言過其實了。

          站在運營商和設備商的博弈角度,或者純市場角度,以華為為代表的設備商當然不想“砸自己的飯碗”,所以華為也沒有加入Open RAN聯盟,華為青睞的是另一種垂直集成解決方案,在這種方案中,組件之間的接口可以根據其架構進行優化。

          傳統設備商的優勢在于提供端到端技術棧,新的產業參與者優勢在于靈活開放,通信產業發展至瓶頸,所以催生了市場機遇,反之新勢力也能促進傳統設備商自我更新。

          而且不止華為,愛立信、諾基亞等電信設備商都在觀望,雖然各家都表態支持建設開放的5G網絡,但是如何建設,采用哪種思路建設都有很大的商榷空間,所以設備商也僅僅停留在表態階段。

          比如愛立信在一份回應中指出,愛立信支持開放,并且未來產品架構將支持開放接口和大量用例,今年愛立信將通過其他虛擬無線電接入網絡解決方案來補充高性能解決方案。

          “這種演進需要基于開放標準和3GPP建立的強大基礎,3GPP使得擁有30億移動訂戶的最廣泛采用的全球技術成為可能。3GPP也是獨一無二的,因為任何人都可以按照FRAND條款輸入。這導致了競爭激烈且合并的RAN市場。在行業的其他部分,包括操作系統,芯片組和設備,也可以觀察到類似的整合。此外,愛立信正在積極為O-RAN和ONAP做出貢獻,以進一步推動創新,并通過強大的生態系統推動全球規模發展。”愛立信方面表示。

          同時愛立信還建議,美國和其他政府應通過與技術無關的政策來維持其基于市場的方法。政策制定者的重點應該是通過頻譜分配和消除網絡部署障礙來加快5G部署。

          無論是Open RAN聯盟,還是Open RAN政策聯盟,都是通信產業上下游之間的競爭博弈,最受影響的傳統電信設備商,而華為是其中的領頭羊,自然會受到連帶影響。Open RAN政策聯盟相比Open RAN聯盟,在爭取政府政策支持方面更賣力。

          間接影響中國5G

          Open RAN政策聯盟沒有明顯強調針對華為或者中國,但是處于美國廠商為主導的聯盟大背景下,很難完全保持完全中立性。部分觀點認為,該聯盟確實會降低中國在5G基礎設施領域的主導地位。

          Open RAN政策聯盟在5日發布的聲明中說道,聯盟成立不是為了應對任何特定公司所帶來的憂慮,而是在討論建立起穩健供應鏈并防止任一公司主導市場的必要性。當前的疫情大流行說明,從安全和性能角度來看,下一代通信網絡建設追求供應商多樣化和彈性是有必要的。

          考慮到4G時代之前的通信行業格局由美歐主導,但卻沒有不同聲音出現,以及國內也有廠商支持Open RAN,但參與該聯盟廠商均為國外企業,這種說法并不十分站得住腳。

          值得一提的是,路透社近日報道,美國商務部即將簽署一項新規則,該規則將允許美國公司與華為合作,為下一代5G網絡設置標準。

          注意,這并不代表美國允許華為參與美國的5G網絡建設,而只是同意美國公司參與到一些和華為有關的行業標準制定。

          要知道自美國商務部去年5月以國家安全為由將華為列進“實體清單”,不僅限制美國公司向華為銷售美國商品和技術,并引發了有關美國公司如何參與建立行業標準的組織的疑問,如今美國公司將可以加入華為作為成員的標準機構。

        全球31家巨頭結盟爭搶5G跑道 防華為還是防中國?

          美國商務部之所以同意美國企業和華為合作,還是因為華為是通信行業繞不過去的企業。根據德國專利數據公司IPlytics發布的“5G標準專利聲明的實情調查”報告,截止2020年1月1日,全球共有21571個5G標準專利項聲明,華為擁有3147項排名第一。

          毋庸置疑,包括華為在內的中國5G企業會在國際上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技術問題可以通過產業合作解決,偏見只能靠多種方式來扭轉。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

        贊(0)
        分享到: 更多 (0)
        網站地圖   滬ICP備18035694號-2    滬公網安備31011702889846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久久久久香蕉网|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 九九精品99久久久香蕉| 国产亚洲精品拍拍拍拍拍| 97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麻豆自制 | 热综合一本伊人久久精品|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 伊人精品久久久久7777|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app| 久久精品www| 精品九九人人做人人爱| 国产短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欧美|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青青| 无码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HE| 香蕉依依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九九九 | 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 欧美日韩在线亚洲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嫩草| 精品国产品香蕉在线观看75|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 日韩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麻豆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九九在线精品视频专区| 国产精品免费网站| 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337P亚洲精品色噜噜| 国产精品成人99久久久久91gav| 国产精品乱视频|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 青青热久久国产久精品|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