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凈化器最好的時代出現在2014年,彼時的空凈產品在消費者眼中充滿了神秘感,互聯網廠商們隨便一個故事就帶來了無數的焦點。
三年過去后,空凈市場的繁榮景象似乎又要重新上演。名不見經傳的352環保科技獲得了空凈行業迄今為止最大筆的融資,苦于轉型的聚美將一只腳伸向了空氣凈化器,墨跡天氣、錘子、網易嚴選等也都看到了空凈市場的紅利……
但在硬幣的另一面,雷軍的小米空氣凈化器被捧上神壇,卻又幾度陷入“質量門”;自稱“灰塵過敏性鼻炎患者”的傅盛,連同他的“豹米”幾乎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如今互聯網企業再次扎堆空凈市場,當真準備好面對一場“生死劫”了嗎?
紅利下的野蠻生長
即便過了三年的時間,空凈市場的紅利似乎都沒有消耗殆盡。2016年國內空凈產品的市場規模達到574萬臺,零售量和零售額分別實現了19.3%和23.6%的同比增長。更有人算了一筆經濟賬,空凈產品在美國和日本的市場滲透率已經高達27%和17%,韓國更是高達70%,反觀國內卻僅有1%左右,潛在的市場空間不言而喻。
另外,按照中國產業研究院的估算,未來我國空氣凈化器銷量仍將保持30%-35%的增長速度,預計在2017年銷售規模可達1000億元以上,2020年達到3000億元,儼然又一個千億級別的新市場。
空凈市場的崛起離不開兩大誘因:一個是在一連串的營銷渲染,空氣凈化器成為“生活必需品”的說法逐漸深入人心,尤其是消費升級的推動和近幾年新房市場的增長,直接推動了空凈產品的市場需求。另一個是空凈上下游產業的迅速成熟。截止到目前,國內已經出現了700多個空氣凈化器品牌,既有海外的舶來品,也有轉型的家電廠商和互聯網公司。
只不過,大多數空凈品牌賴以生存的,不是產品也不是技術,而是抓住了消費者的“心理訴求”。從2012年底開始,PM2.5開始成為季節性的焦點,每逢秋冬季節的時候,媒體們都會曝出PM2.5相關的爆表數字,激起消費者的恐懼感和同理心。或許這個時候已經有很多家空凈品牌偷著樂笑,“恐懼”是一個很神奇的現象,即便明知道買一臺空氣凈化器并不會解決空氣問題,但至少有了心理安慰啊。
站在空凈廠商的角度來看,這就是所謂的紅利,互聯網公司的表現尤甚。飛利浦、艾吉森等國外品牌的定價普遍在3000元以上,互聯網廠商踏入這個市場之時便敏銳意識到,這個價位會將大多數消費者拒之門外,而他們想要占領的恰恰是這些品牌所覆蓋不到的市場。無論是小米還是豹米,定價均在1000元以下。
不幸的是,在長達三年的市場教育期中,不知道有多少消費者上了當,媒體也公益性或功利性的進行了一輪輪效果評測,但對于空氣凈化器本身,我們仍所知甚少。
神秘的空凈市場
墨跡天氣和錘子發布空氣凈化器的消息,似乎開始向外界解開空凈市場的神秘面紗,一個是專注于天氣預報的互聯網創業公司,一個是在手機市場立足未穩的三線品牌,如此壯志雄雄的進軍空凈領域,門檻之低令人大開眼界。
要知道,在去年3月份的時候,由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新修訂的《空氣凈化器》國家標準正式實施,對CADR值( 數值越大效率越高、適用面積越大)、CCM值(數值越大濾網壽命越長、濾網的質量越好)、能效等級等指標進行了明確規定。彼時大多數人認為這將成為空凈市場發展的分水嶺,會有一大批空凈企業被淘汰出局。或許市場反應還是直觀呈現,或許是對新國標過于樂觀,空凈市場的“抗壓性”超出了人們的想象。
在聚美的空凈產品發布會上,Reemake Air One和Reemake air one plus的CADR分別為1000和2000,相比于小米空氣凈化器406的CADR值,已然形成了很大優勢。無獨有偶,墨跡空氣凈化器的CADR值達到了450,為了配合2999元的售價,在營銷宣傳上一直和國際品牌做比較。讓人好奇的是,如果錘子發布空氣凈化器的消息屬實,老羅又會如何販賣情懷呢?
還是那句話,很多互聯網品牌仍然沒有擺脫營銷取勝的思維。比如小米空氣凈化器就遭到了很多質疑, 所謂406的CADR值只有在高速模式下才能達到,但此時的噪音已經達到了75分貝,接近人耳舒適度極限。而在40分貝的正常情況下,CADR值僅在200-300左右。當然,小米絕不是唯一一個進行文字游戲的玩家。
洗牌在所難免
空凈市場的神秘是建立消費者對霧霾的恐懼心理之上,但任何一個行業的成熟發展都離不開三個階段:恐慌性購買、安慰性購買和理性購買。或許國內的絕大多數消費者還沒有到理性購買的階段,但這并不意味著行業不會走向洗牌。
至少從目前來看,已經出現了三個不利于“投機者”的誘因:
1.空凈新規即將出臺,或加速空凈市場的規范化。從媒體報道來看,《空氣凈化器用濾網過濾器》、《空氣凈化器用靜電式集塵過濾器》兩個行業標準已進入收尾階段,預計2018年正式出臺。不同于注重整體能效標準的“新國標”,兩個新標準對濾網使用壽命、凈化能力等進行了更細致的規范,同時也意味著行業技術門檻的再次提升。
2.市場資源開始傾斜,空凈市場的進入門檻提高。目前國內空凈市場已經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即以飛利浦為代表的家電巨頭,小米等互聯網跨界者,亞都、352等專業空凈廠商。此外格力、美的、TCL等也在進軍空凈市場,留給新興互聯網品牌的機會不多了。
3.空凈市場的同質化,隱形競爭力的占比增加。和手機、空調等產品一樣,空氣凈化器也面臨著外觀和技術參數的趨同,特別是一大波ODM代工和互聯網品牌的進入,技術、產品等顯性競爭因素的價值被削弱,品牌、供應鏈以及企業內部優化能力等隱性因素將左右行業的最終格局。
不難發現,相比于小米、豹米等在拓荒期進入市場的品牌,墨跡、聚美、錘子等后來者面臨的困境要更加明顯,比如說資本已經做出了真金白銀的選擇,但選擇的對象卻不是互聯網玩家。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得益于營銷上的先天優勢,消費者在選購空凈產品時,對互聯網品牌的感知更加明顯,當這份僅有的優勢未能轉化成產品銷量的時候,是消費者走向理性的標志,也是互聯網品牌們重新思考的開始。
當然,空凈市場并非沒有機會。目前的空凈產品集中在大眾化市場,缺少足夠的細分垂直定位的產品,多數品牌的產品線仍十分單一。這或許會是空凈市場的新方向和轉折點,只是現在還沒有廠商在這個方向上給出答案。
頭圖:Gizmodo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