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習記者 朱燈花
近日,云鋒金融發布公告稱,公司及其他投資者收購美國萬通保險亞洲有限公司(下稱“萬通亞洲”)股權已完成交割。其中,云峰金融收購約5.38億股股份,占萬通亞洲已發行股本的60%;其他投資者擬收購萬通亞洲約3.58億股,占其已發行股本的40%。
一場“蛇吞象”式的并購
具體來看,除云峰金融外,其他投資者包括覓優國際(9.8%)、City-Scape(7.5%)、API香港 (5%)、信暉(5%)、新浪(5%)、滿億(4.9%)、巨人投資史玉柱(2.8%)。
此次收購金額共為131億港元,云峰金融占78.6億港元,目前已以現金方式支付賣方3.4億美元(約合26.6億港元),其余部分按向賣方配發8億股新股份的方式支付,占經擴大后發行股本約24.82%,目前也已正式發行。此次收購按去年雙方簽訂的收購協議進行,沒有變化。
據悉,云峰金融收購萬通亞洲,旨在融合現有的金融科技服務與傳統的保險業務,利用萬通亞洲金融科技能力,開發涵蓋信息技術、在線和線下平臺的金融服務生態圈,完善金融服務生態體系,覆蓋更多的客戶。此外,不容忽視的是,萬通亞洲已獲得澳門銷售人壽保險產品許可。
阿里系在香港的布局早在2015年就已經開始,當時馬云和虞鋒聯合創立的云峰基金收購港股上市公司瑞東集團,云峰金融由此借殼港股上市成功,并由此獲得香港各類金融證券牌照,包括1號牌照(證券交易)、4號牌照(就證券提供意見)、6號牌照(就機構融資提供意見)、9號牌照(提供資產管理)。
如今拿下萬通亞洲,更是如虎添翼。萬通亞洲原母公司是成立于1851年的美國萬通,是全球最具規模的金融服務機構之一,其在香港從事人壽及年金、投資相連長期、永久健康及退休計劃管理的長期保險業務。根據去年收購協議公告,截至2016年底,萬通亞洲的保費收入約68.75億港元,資產總值約為444.60億港元,而權益總額約為67.83億港元,擁有穩健的現金流及償付能力。
也有人將云峰金融收購萬通亞洲業務稱為一場“蛇吞象”的并購,因為該公司在港借殼上市以來,其最高市值不到200億港元。對于美國萬通來說,其有望借助云峰金融進入中國市場。對于阿里來說,又進一步收獲了香港、澳門市場并涉及到了美國金融市場。
阿里資本的保險棋局
值得注意的是,占5%股權的其他投資方之一的API (Hong Kong)是螞蟻金服的全資子公司,其多數投票由馬云間接持有。而云峰金融背后也是阿里這顆大樹。阿里為何如此“大手筆”收購?
此前,內地資本赴港投資保險公司已成潮流。2017年1月,高瓴資本、騰訊控股入股香港保險業英華杰(香港)。2016年,泰禾和九鼎先后收購了大新和富通保險。還有更早期的復星集團和國際金融公司共同在香港發起鼎睿再保險。
就在去年,銀保監會提出堅定不移擴大保險業對外開放,且香港保監局收回保險牌照發放權后,香港保險牌照更是認為“一照難求”,含金量越來越高。
而萬通亞洲提供廣泛的保險和理財產品以及強積金產品,這有助于擴大其現有的理財及投資服務。這也就是說,在內地保險牌照難求的環境下,云鋒金融收購萬通亞洲之后,其在已有的牌照基礎上,再獲保險和強積金牌照。對于收購萬通亞洲戰略布局更多的細節,《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了螞蟻金服相關工作人員,對方表示不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