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智能鎖,對共享單車到底有多重要?昨天(3月30日),ofo給出了最終答案。
昨天,ofo深圳召開新車落地啟動儀式,透露其新一代單車產品ofo Curve即日起率先在深圳落地運營。與此前的“小黃車”相比,ofo Curve一個明顯變化是終于裝上了車筐,以及配備了新一代的智能鎖,開鎖密碼在每次騎行結束后將產生變化。

長期以來,共享單車共有兩個技術流派。一個代表人物是摩拜,一開始就強調技術路線,率先在國內做出了帶有GPS和智能密碼鎖的單車,據說摩拜自身擁有的專利數量已經接近30項。另外一個代表人物就是ofo了,其大量推出市場的單車跟我們傳統的單車幾乎沒區別,沒有GPS,更沒有智能密碼鎖。其優勢是推出市場快,成本低,幾乎所有的自行車廠家都能生產。
現在,ofo亡羊補牢,也推出了帶有gps和智能密碼鎖的單車,表明這兩項對共享單車重要性的認同,在市場上終于取得了一致。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這必將成為共享單車的標配。
推出新一代智能單車,這是ofo在上海造成孩子騎行被撞身亡后的一個大動作,有網友指出,ofo機械鎖具問題可讓孩子輕易地打開使用,對孩子的安全和公共安全形成了威脅。此番推出新一代鎖具,不排除ofo為了平息輿論,學習摩拜使用電子鎖的姿態。
但姿態只是姿態,如果真從群眾安全考慮,電子鎖是早該考慮到的;如果是從商業利益出發,現在投成本來學習確實有利于改變其形象,但對整個市場已經底定的格局已經無法撼動。因為此時商業邏輯和道德邏輯已經出現了矛盾,才更擔心3月30日0f0在深圳“換上了新一代的智能鎖”的承諾僅僅是姿態,而很難有實質性的舉動,除非ofo立即召回已經投放市場的上百萬老單車。
反觀競爭對手摩拜單車,其日均有效使用時間已逼近1100萬分鐘,超出第二名共享單車逾40%,使用量穩居行業首位,領先優勢持續擴大。而從周活躍用戶量(WAU)來統計,也已達769.3萬人,是第二名共享單車(369.1萬人)的2.1倍,超過400萬人。

正因為一開始就走獨立的技術路線,加上后期符合市場的運營,摩拜單車已經達到了5億人次的騎行,可顛覆性地改變了中國的城市生活。這或許更進一步說明:共享單車的下一步競爭,將是真正比技術,比創新技術和知識產權,比實力了。
據悉,ofo已經開始正視專利技術,目前已經申請到了2項,雖然跟摩拜已經申請到的相比還有非常大的差距,但總比不動起來好。查詢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發現,摩拜單車目前已經獲得29項專利,涵蓋自行車車身、智能車鎖、電機系統、車身零部件等多個領域。
原文:http://www.zhopera.com/news/shehui/15791.html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