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6日,華為云中國行系列活動在“江城”武漢舉行。華為云BU PaaS產品部總經理廖振欽在大會現場進行了“做有信仰的云,在創新的道路上加速奔跑”的主題發言,與參會企業分享了華為云目前的整體進展,以及AI時代華為云的創新和思考,并發布了華為云應用服務的三大新品:端到云全鏈路應用性能管理APM、專享版微服務引擎CSE、應用編排服務AOS圖形化設計器。華為云持續打造PaaS產品能力,助力用戶Cloud2.0時代實現云端高效創新。
華為云基于自身多年實踐,提供領先的產品與服務,專注解決企業在云上開發運維中遇到的瓶頸和難題,幫助企業應用快速上云,簡化運維,從容面對數字時代的轉型和挑戰。

華為云BU PaaS產品部總經理廖振欽現場發布新品
從端到云,全鏈路應用性能管理APM,讓應用運維更簡單
在應用上云過程中,除了要滿足應用運行的基礎資源之外,還要能保障應用系統長期穩定運行。此次華為云重磅發布的端到云全鏈路應用性能管理,提供端到云應用性能追蹤能力,通過應用全景拓撲實時展現應用運行狀態,快速故障診斷,解決日常運維的痛點:

(圖:全鏈路應用性能管理APM)
全鏈路追蹤。從端(Mobile/Brows)到云應用(Server),通過分布式調用鏈追蹤技術還原問題現場,分鐘級定位代碼性能瓶頸,大大縮短了線上問題分析/修復時間;
智能根因分析。基于華為云APM Lab最新專利技術,無需任何人工干預/設置,通過AIOps智能分析引擎,結合歷史運維數據規律和代碼執行的路徑,分鐘級找出問題根因(比如參數錯誤、調用方式錯誤等);
零編碼接入。以往手機APP或云應用端的性能數據采集,業界通常做法需要開發人員修改代碼才能接入,華為云APM推出全球首家“黑科技 ”,用戶無需使用SDK方式埋點,APP/云應用快速接入。
端到云全鏈路應用性能管理APM,協助企業減輕傳統運維的壓力,為企業關鍵業務保駕護航。
專享版微服務引擎CSE,微服務管理規模10倍提升
隨著微服務技術的成熟和普及,越來越多的企業把自己的生產系統向微服務架構遷移。華為云微服務引擎CSE提供高性能微服務框架和一站式服務注冊、服務治理、動態配置和分布式事務管理控制臺,幫助用戶實現微服務應用的快速開發和高可用運維。今天發布的專享版微服務引擎CSE,為每個租戶提供物理級隔離的服務注冊、配置和治理,單租戶管理規模10倍提升。

(圖:租戶專享版微服務引擎CSE)
據華為云微服務引擎專家透露,為了滿足用戶在大規模實例下的管理需求,微服務引擎推出了專享版,其主要優勢在于:管理規模更大,基礎版微服務引擎只能承載一定數量的租戶微服務個數和實例,對于大規模微服務集群來說不夠用。專享版微服務引提供多種套餐規格,支持萬級微服務、萬級實例;在訪問性能方面提供更佳體驗,微服務實例下線、配置變更即時感知,配合優雅停機和滾動升級機制,真正實現升級不斷服;由于是獨立部署,資源獨享,安全性更高,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資源完全隔離。專享版微服務引擎更好得滿足了企業微服務轉型的多樣化需求,幫助企業強化微服務能力。
應用編排服務AOS圖形化設計器,讓應用上云更簡單
應用編排(Application Orchestration Service)AOS服務是華為云上的自動化能力平臺,提供了華為云上應用與服務資源統一管理的自動化能力。企業應用上云過程中,由于業務規模龐大,依賴關系復雜,難度極高。為了解決這一痛點問題,華為云AOS應用編排服務推出了圖形化設計器。

(圖:AOS圖形化設計器)
本次新發布的圖形化設計器。用戶借助圖形化拖拽方式可實現云上應用和服務的快速編排,大幅降低使用門檻,讓所見即所得。同時通過大量電商、區塊鏈、人工智能、游戲等行業場景50+模板復用,將大大提高應用上云的效率。AOS圖形化設計器深度整合華為云70+服務資源和容器類應用,靈活滿足客戶在多樣化業務場景下的編排需求。AOS圖形化設計器在公測過程中,解決了很多客戶場景的訴求,包括云上開服、資源規劃、業務編排等,接下來AOS圖形化設計器將會幫助更多企業化繁為簡,實現應用輕松上云。
華為云持續進步,在創新的路上加速奔跑。在應用上云時代,華為云將持續以敏捷、開放、企業級的應用服務,助力企業應用上云更簡單,運行更高效。
華為云應用編排服務 AOS:具體產品詳情可見華為云官網應用編排服務 AOS
華為云應用性能管理 APM:具體產品詳情可見華為云官網應用性能管理 APM
華為云微服務引擎 CSE:具體產品詳情可見華為云官網微服務引擎 CSE
HUAWEI CONNECT 2018作為華為自辦的面向ICT產業的全球性年度旗艦大會,將于2018年10月10日-12日在上海隆重舉行。本屆大會以“+智能,見未來”為主題,旨在搭建一個開放、合作、共享的平臺,與客戶伙伴一起共同探討如何把握新機遇創造智能未來。
欲了解更多詳情,請參閱:2018華為全聯接大會官網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