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紙協議把中國西南邊陲的省份和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聯系在了一起。
7 月 12 日上午,蘋果公司和貴州省人民政府聯合舉行了發布會,簽署《iCloud 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蘋果宣布將在貴州設立數據中心,運營方則是云上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云上貴州),蘋果公司提供技術支持,雙方將合作建設 “iCloud 貴安新區主數據中心”。
蘋果投入 10 億美金建設這個數據中心,稱其將改善中國用戶使用 iCloud 的體驗。和它在美國內華達州和歐洲丹麥等全球各地的數據中心一樣,蘋果承諾它在中國的首個數據中心 100% 使用清潔能源;同時在聲明中強調,“Apple 擁有強大的數據隱私和安全保護機制,并且不會在任何我們的系統中創建后門。”
但對蘋果在中國的第一個數據中心,對正在拿著一部 iPhone 閱讀這篇文章的你有什么影響,估計你還想知道得多一點。

對用著 iPhone 的你來說,這意味著什么?
用 Google 搜索“蘋果 iCloud 業務”,你得到的第一條消息是《蘋果為離譜失誤道歉:錯發 iCloud 業務取消通知》,看起來有點危言聳聽,但也基本是 iCloud 服務水平的一個縮影,近幾年里,iCloud 故障頻發,服務中斷、中間人攻擊的事件時有發生。
跟 Google、微軟和亞馬遜比起來,蘋果的云服務雖然業務面要窄很多,主要為 iOS 用戶的云存儲和備份,保存圖片、視頻等內容,但整體服務水平并沒有什么優勢,在官方的 iCloud 支持頁面常能看到“iCloud云儲存空間當前不可使用”、“iCloud提示備份,每次都無法完成”等諸如此類的求助帖。
我們的中國客戶樂于使用 iCloud 安全地存儲他們的照片,視頻,文檔和 app,并在所有設備上保持同步。我們致力于不斷提升用戶體驗,新增的數據中心將使我們得以提高產品和服務的速度以及可靠性
在官方聲明里,蘋果首先談到的是改善 iCloud 用戶體驗,通過存儲在本地的數據中心,服務的速度和可靠性均會提高。此前蘋果一直利用海外(主要是美國)的數據中心為國內 iCloud 用戶提供服務,本地用戶訪問 iCloud 文件時遭遇的超時、進度緩慢也多與此有關。數據中心落戶貴州后,服務會更穩定,對 iPhone 、iPad、Mac 用戶來說,有這點體驗上的優化改善就足夠了。

圖為建設中的貴州北盤江流域水電站
可是,為什么選在了貴州?
互聯網產品和服務呈現出來的一個特點是去中心化。但在現實的傳遞的過程,卻仍難擺脫以“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為中心和先導,再像漣漪一樣往外延擴展的路徑。經濟不發達的偏遠地區,往往成了最后被惠及甚至是被忽視的那個。
貴州恰恰是這樣一個省份。盡管它的國內生產總值(GDP) 已連續 13 年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速、2015 年突破萬億大關,但在全國 31 個省份中,它也僅排在第 25 位。
但這也并不意味著這些地區從此就無緣互聯網和 IT 行業了。仔細對比亞馬遜、Google和微軟等全球科技巨頭數據中心的選址你會發現,規模龐大的數據中心往往會放在經濟欠發達地區。
比如美國鳳凰城(Phoenix),這里在 20 年前還只是一個沙漠小鎮,目前至少集聚了 80 余個云計算數據中心,蘋果在這里也有機房,它已經成為美國第六大城市,有“沙漠硅谷”的美譽。亞馬遜 AWS 全球第十個數據中心所在地——中國寧夏回族自治區的中衛市,跟鳳凰城有相近的地貌和氣候,風電和光伏發電資源充沛,年平均溫度 8.8 攝氏度,非常利于數據中心的運營,阿里和奇虎 360 等也都在中衛建有數據中心。
相比之下,貴州同樣有著適宜的氣候、環境和能源基礎:
年平均氣溫 15 度,方便機房散熱;
地廣人稀,建設大規模數據中心的成本低,且地質穩定;
貴州水電裝機量排在全國第四(2015 年數據),有充足的清潔能源供應。
得益于貴州當地政府的重視,過去幾年來,以貴陽國際大數據博覽會(簡稱“數博會”)為代表,貴州已吸引了三大運營商,它們都選址國家級新區貴安新區建設數據中心,總投資規模高達 150 億人民幣。蘋果的合作伙伴、代工巨頭富士康也在此建設了一個擁有 6000 臺服務器的綠色隧道數據中心。
可以說,建設數據中心幾乎是落后地區產業升級、與高新技術發生關系的唯一方式。其中邏輯類似于亞馬遜的前店(北京)后廠(中衛)模式。數據在偏遠的地區存儲,在東南沿海運算和開發,然后在全國使用。相對北上廣深來說,貴州、寧夏中衛這些地區在尖端人才上沒什么優勢,但 IT 基礎設施人才還是有的,數據中心的建設、運營和維護也為當地提供了就業。
與此同時,GDP 也上來了。嗯,貴州發展大數據確實有道理。
而且,這些存儲在中國的數據,蘋果并非唯一的所有者
(在貴州建數據中心)同時也符合相關新規。這些規定要求在中國的云服務由本地企業來運營,所以我們與云上貴州合作提供iCloud。我們的客戶知道,Apple 擁有強大的數據隱私和安全保護機制,并且不會在任何我們的系統中創建后門。
寥寥數語,道出了蘋果在中國建立數據中心的政治因素,同時在力圖打消用戶對安全和隱私的憂慮。
2017年6月 1 日開始實施的《網絡安全法》明確規定:所有與寬泛定義的國家安全問題有關的中國公民或地區數據,必須存儲于中國境內的服務器上,而且云服務的運營方必須為本地企業。這也是蘋果選擇國有資本背景的“云上貴州”公司作為合作方的原因之一,此后 iCloud 服務在中國境內使用 “iCloud” 和“云上貴州”雙品牌向用戶提供服務。
這也是與蘋果在其它美國之外的地方建立數據中心最大的差別。以丹麥為例,蘋果在當地建立的數據中心為蘋果直接所有,可以用來存儲包括丹麥用戶在內的歐洲其它國家用戶的數據。但蘋果在貴州省的數據中心只用來存儲蘋果在中國的用戶數據,且與“云上貴州”這家國有企業共同所有——在一些特定的情況下,甚至只有合作伙伴能接觸到這些數據,蘋果公司本身都無從置喙。
這就是中國的特殊國情與特殊的監管需要。
不過整體上看,如果說貴州是中西部地區產業升級的一個樣板,蘋果在貴州建設數據中心也將成為跨國企業在貴州落地的一個樣板。
在這些因素之外,中國市場對蘋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盡管在近期的蘋果財報中,中國市場的表現并不搶眼。可以明顯觀察到的一點是,作為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蘋果一直努力在中國開辟產品銷售和基礎服務之外的業務,它已經公布了北京、深圳、上海、蘇州等地設立研發中心的規劃。
對蘋果而言,未來中國不僅僅是一個重要的市場,它理應承擔更多角色。無論蘋果想怎么做,它都必須得這么做。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