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鑄造新基建“中臺”
今年3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會議提出,要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其中要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隨后的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新基建不僅成為兩會代表委員最為集中的熱門話題,也成為了當今社會的高頻熱詞。
新基建與數字化轉型一脈相承。新基建之所以新是因為它包含了云、AI和5G等創新技術的新型基礎設施,并與傳統的基礎設施相結合,最終使傳統的物理世界過渡發展為數字新世界。專家認為,以5G和F5G為代表的新聯接,和以云、AI等為代表的新計算,構成了新基建的兩大核心,是數字化時代的“發動機”,也將是夯實數字經濟基礎、實現數字化全面轉型和塑造新優勢的關鍵利器。在“新聯接”和“新計算”助推下,中國數字化建設進程開始提速,全面支撐“兩新一重”建設。
分析認為,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和發展依托,云計算為“新基建”提供基礎支撐。云計算縱貫從基礎軟硬件到應用服務的整個體系,能夠擔當“新基建”的“中臺”,通過提供資源銜接、優化和拓展能力,促進各環節技術協同和構建產業生態“主干”。隨著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等“新基建”推進,經濟社會各行業領域的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將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帶動數據量和存儲算力需求的進一步快速增長,使云計算加速向各行業領域滲透。
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報告顯示,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總體呈穩定增長態勢,2019年全球云計算市場針對基礎設施服務的支出猛增37.6%,達到1071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超過2700億美元。2019年我國云計算市場規模已達1290.7億元,同比增長34.1%,過去4年復合增速達35.11%。
可以看出,云計算對數字化轉型、新基建的基礎性支撐自不待言。面對突發的新冠疫情,越來越多的經濟活動遷移到云上,云上課、云看病、云辦公等正在成為新常態,云服務需求暴漲的趨勢日漸強烈。如何既滿足客戶功能需求,又能提供穩定、可持續的安全保障,是云服務提供商和安全行業努力一致的方向。
新技術解決傳統應用上云兩大現實難點
6月2日,以“健壯F.T.+新裸金屬 新基建下的新IaaS”為主題的2020年ZStack新品線上發布會鳴鑼開場。ZStack攜手英特爾、阿里云等伙伴發布2大重磅新品:首個采用了FT技術的ZStack Mini超融合一體機,以及首個采用了新裸金屬技術的私有云。
這兩款新品的亮點在于,“FT技術”和“新裸金屬”在云上的應用。聯合英特爾推出基于健壯FT技術的ZStack Mini專注解決傳統應用業務連續性問題,用戶不需要針對應用做任何支持容災的改造,就可以實現業務零中斷,非常適用于制造業、交通、能源電力等單租戶、業務連續性要求高的單體應用場景。而首個引入新裸金屬技術的私有云,為物理機帶來虛擬化一樣的彈性,支持一硬一軟兩種方案:硬方案采取ZStack+神龍云服務器,讓用戶在私有云中獲得公有云過去10年最大的創新成果,目前已經擁有25分鐘部署4500個云實例的生產實踐;軟方案通過純軟件的技術提供給有利舊需求的客戶,讓客戶物理機直接使用ZStack云平臺的存儲和高級網絡功能!
ZStack創始人兼CEO 張鑫表示,新裸金屬主要適用于高性能計算、傳統行業、信創領域、安全保密等客戶場景。值得一提的是,新裸金屬作為ZStack信創云平臺的主打功能,將是兼容一切國產硬件的終極方案,可以大大加快信創落地速度。他說:“讓物理機在云中有虛擬機一樣的體驗是我十年前的夢想。”

張鑫解釋說,ZStack現有客戶很多的應用場景,都是服務于國計民生的關鍵場景,這跟十年前講云計算應用是不同的。隨著數字化轉型、新基建的提出,關乎國計民生的關鍵場景都要上云,怎么保證它們的安全與穩定,變得至關重要。
我們發現業務場景里,很多關鍵應用的業務是0.1秒都不能中斷的,必須一直保持運行。比如去年年底,全國都在做高速公路的ETC改造,這類業務是二十四小時都不能中斷的,如果中斷一秒,高速公路就會堵了,甚至可能引發交通事故。但是在ETC改造過程中,如果把它做到云上面,以新基建、數字化轉型的方式去做,怎么保證業務不中斷呢?ZStack剛剛發布了FT技術,即容錯技術。因為很多新的互聯網應用,一開始都是采用分布式架構,是容災的、雙活的,可以保證一直工作,比如支付寶。但是很多傳統應用沒有這個能力,所以發布像FT這種技術,就是讓云平臺來提供這樣的能力,原有的傳統應用不需要做更改,運行在云平臺提供的虛擬資源上面來,通過網絡的復制技術,能夠給你創建一個影子備份;如果你的主應用所運行的虛機發生硬件故障,宕機了,這個影子備份就能夠無縫地接管過去。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一些傳統應用放在云上還能保證持續運行,這樣它就能運用到一些對業務持續性要求很高的關鍵場景應用當中去。
第二,ZStack發布了新裸金屬功能。很多傳統應用場景都是跑在物理機上面的,而云計算是以虛擬化、虛機為代表的形式。當應用從物理機遷移到虛擬機時,都會遇到一些問題,有些可能是性能問題,有些可能是應用比較老,在物理機上跑得很好,但遷移到虛擬機上面不適應。如何讓在物理機上的應用遷到云里面也運行得好,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把物理機納管進來。但是物理機在云里面運行一直面臨一個問題,就是沒法使用云提供的全部功能,這是因為云提供的算力資源常以虛機的方式來提供,當它以物理機來提供的時候,就很難去使用云里面提供的網絡資源和存儲資源,在使用過程中,功能就有所降級。
ZStack提出的新裸金屬,就是可以讓物理機使用云平臺的所有功能,包括云存儲提供的快照、商業備份等功能,網絡功能、SDN、NFV這些功能物理機完全都可以使用,從而獲得云服務的彈性和靈活性。其實,云計算在整個IT的滲透率比例還是非常低的,很多信息化應用還處在老應用依舊良好運行的階段。對他們來說,在參與新基建的過程中,原來的應用不需要做大的改變,云平臺廠商通過技術就能直接幫他們做數字化轉型,參與到新基建建設中去。
在張鑫看來,搞新基建如果總是關注高光項目,選擇性地忽略傳統IT應用上云的真正需求和遇到的現實困難,無疑就會拖新基建的后腿。ZStack作為云計算廠商,深刻體會到,“云”是整個新基建中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近來所做的工作就是解決用戶的實際問題和難點,消除他們的上云顧慮,推動新基建健康發展。
云化安全是發展“新基建”的前提
發展新基建離不開網絡安全。在數字化時代,網絡安全已由過去的“輔助性”功能,日益變成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安全是新基建的重要基石,在云計算應用領域同樣如此。
對此,張鑫認為,過去云計算有個痛點,解決安全問題需要很多特殊的硬件,而在虛擬化和云的環境里對很多硬件不支持。這個問題一直都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現在通過新裸金屬技術,安全廠家的設備就像在物理機上工作一樣,在云里面也能夠工作,從而將過去積累的安全技術直接應用到云的環境里面,而不需要進行改造,從而讓新基建多了一層安全保障。這里面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自主,一個是創新。實際從2018年開始,到現在整個國際形勢的變化,讓我們感覺到什么東西最不安全,就是當你缺乏持續供給能力的時候最不安全,別人隨時可以掐斷你的脖子。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對于國內的云廠商來說,怎么能夠加快自主創新的步伐,填補我們在大IT領域的一些空白,縮小我們跟國外廠商的差距,這是最重要的。把這一步做好了就解決了安全的最大問題,我們就能自己造血、能持續供給。
2020西湖論劍,ZStack售前技術總監梅磊受邀分享云化安全新生態,他提出當新基建基于數字基礎建設進入到信創領域之后,安全有了相應變化,傳統安全慢慢演變為云化安全。它與傳統安全的區別主要有三點:

第一,所有的安全可以不再用獨立的物理設備來承載,而是可以基于這種云安全的資源池承載安全設備,包括WAF、堡壘機、數據庫審計等安全能力全部能運行在云安全的資源池內,開通非常便捷,布線簡單,無需真正在物理上拉那么多根線,只需要在虛擬網絡內將網絡拓撲做好,用戶就可以快速地獲得所需的安全能力。
第二,云化安全的核心問題在于,要確保關系國家安全和國計民生及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安全,自主創新顯得猶為重要。ZStack與國內很多云廠商最大的區別就在于ZStack從第一行代碼開始就決定要完全自主研發。目前ZStack已與國內主流芯片廠商和服務器廠商、操作系統、中間件進行了適配、兼容,在信創方面做了很好的完全自主化的整體交付方案,從整體的信創芯片到信創硬件到上層云平臺再上層的操作系統以及之上的數據庫、中間件等都是安全、可信的。
第三,是云平臺的安全生態建設。在云計算領域,ZStack是自主開源的,ZStack將核心代碼開源出來形成良性生態。云平臺本身有安全,ZStack也有自己的安全組,VPC網絡隔離甚至是防火墻,對于用戶來說還需要租戶側的安全。ZStack與安恒聯合推出云安全解決方案,尤其在認證對接這塊,對于用戶來說ZStack云平臺租戶可以實現一個賬號打通安全與云平臺的統一認證,ZStack通過安全模塊的能力幫助用戶快速地獲取安全能力,這樣對于用戶來說不需要去購買安全硬件,不需要進行復雜的網絡布線,只需要將安恒天池云的整體方案部署在ZStack上就可以快速獲得安全能力。在新基建的背景下云化方案將變得非常彈性與可用。
如今,數字經濟浪潮、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新基建”橫空出世盛大開啟。張鑫表示,我們應該緊緊抓住新基建的歷史機遇,在其中發揮力量,加快自主創新的步伐,讓新老應用都能快速的投入新基建的過程中去,實現我們最終以新基建增強整個社會數字化轉型,增強數字化治理能力的目標,這是我們作為行業從業企業的一個歷史使命。去年ZStack做的很多案例,已經契合了新基建的核心思想。未來ZStack會繼續創新技術、用更好用的產品在新基建領域做得更好。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