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電寶市場的專利戰可謂曠日持久。
有媒體統計,自2017年3月,來電短時間內對多家同行企業發起共計24起專利侵權訴訟,累計索賠6000萬人民幣。隨后,來電又陸續起訴友電5項、租電2項專利侵權。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共享充電寶行業專利糾紛額達到6900萬元。
就目前狀況來看,來電“戰果頗豐”,將不少競爭對手耗到離場,但來電也碰到了硬鋼板。
此前,街電針對來電持有的7項專利訴訟,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發起無效宣告請求。而其中4項被認定無效,1項直接被北京知識產權法院駁回。
聚美收購街電后,曾豪擲1億元買下劉同鑫發明的共享充電寶的所有發明專利權,這份底氣,也讓街電在專利權戰場無往不利。

街電豪擲1億元布局,掌握核心專利優勢
近年來,音樂版權官司不斷,文字抄襲事件此起彼伏。隨著國家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日益重視,互聯網科技圈也在形成專利圍城的護城河。
2017年,共享充電寶行業發展尚在蒙昧,聚美完成街電收購后,又拿出1億元布局專利戰場,買下劉同鑫的三項核心發明專利,包含共享充電寶充電箱、充電更換系統及充電方法等。
而這三項核心專利,是劉同鑫在2014年11月就向國家專利部門申報并合法持有,相當于共享充電寶的“從0到1”的核心技術解決方案,是共享充電寶技術的基礎。
而聚美提前布局的專利基石迅速壘起企業堡壘,即使面對競爭對手的司法指控,街電也有足夠的底氣。
2018年7月4日,來電科技就7項專利技術對街電發起的起訴中,已有6項專利被宣告無效,還有一項正在無效程序中。
其中,一直被來電視為核心專利的吸納式專利已被判定無效。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直接表明街電的租借方法優于來電。法院認為,街電的租借方法優化了用戶體驗,可以避免在沒有庫存的情況下收取用戶費用、占用資源等問題。至此,街電已拿下專利戰勝果。
街電擁有80%市場份額,用戶6000萬
依托核心專利優勢,街電迅速積累用戶6000萬,占據支付寶小程序行業第一。
在“得用戶者得天下”的互聯網領域中,街電用戶數據一路扶搖直上:2017年3月100萬,7月800萬,9月1500萬,年底2800萬。到2018年3月,用戶數字已經擴大到6000萬。一年時間,用戶數翻了60倍。攜手支付寶小程序一年時間迅速積累5000萬用戶,日訂單超過120萬。
目前,街電占據超過80%的市場份額,成為第一家實現了盈利的共享充電寶企業。
近日,媒體報道顯示,街電先后與國內多家鐵路局、機場達成合作。簽下了北京站、北京西站等日人流量超過10萬+的國家特級火車站。與此同時,街電還連續拿下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桂林機場、珠海機場等高端交通場景,將更多線下場景打造為核心陣地。
換言之,街電依托專利優勢,一方面在客戶中擁有良好的口碑,積累粉絲黏性,一方面運用成熟的產品供應及市場化運營開疆拓土,發展為如今共享充電寶領域的唯一獨角獸,街電也成了共享充電寶的代名詞。
可見,把專利視為“護城河”的街電,不僅盤活了共享充電寶的市場,也在持續推動共享充電寶整體行業穩定增長。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