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在浙江德清召開的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領域顛覆性技術高端論壇上,百度CTO王海峰公布了百度的一項最新成果:百度打造的多源異構知識圖譜擁有超過50億實體和5500億事實,遠遠超出人腦記憶的知識,并在不斷演進和更新。據了解,這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知識圖譜。

“世界上最大的知識圖譜“,很牛吧?可你知道這背后到底有什么意義嗎?
你可能不知道知識圖譜的具體含義,但在人工智能應用日益普及的今天,其實我們每天都在使用它。當我們在百度搜索“姚明”時,搜索欄右側出現的各種NBA著名球員的信息聯想,就來自于知識圖譜技術的應用;你問百度某個字怎么念,答案也來自知識圖譜的應用;你和小度聊天,問他“林徽因的丈夫的父親是誰”,得到“梁啟超”的答案,背后都是知識圖譜在發揮作用。
通俗點說,知識圖譜,是一項讓AI更聰明、更有學識的技術。
我們都知道,AI是模擬人類。如果我們把AI當成一個初生的孩子,那么視覺、語音等等技術,就相當于AI的眼睛、耳朵,幫助它打量、感知這個世界。而隨著孩子的成長,除了對外部世界的認識越來越多,還學習了很多知識,對這個世界的理解越來越深刻,形成了自己的知識譜系,并能夠運用這些知識做更多的事情,相應的,AI就需要有知識圖譜。就如同百度CTO王海峰所說的那樣,知識是人類認知世界的成果,是人類智慧世界的結晶,知識的掌握、運用和傳承推動著人類的進步。而知識圖譜則是機器認知世界的基礎。
而在人工智能的知識圖譜中,有兩個重要的概念:實體和事實。每一個人,如姚明、林徽因,還有每一個事物,如《乘風破浪的姐姐》、《甄嬛傳》,都可以理解為一個實體;實體和實體之間有各種各樣的組合關系,每一個關系又構成一個事實,比如《乘風破浪的姐姐》有誰參加是一個事實,誰舉辦了它又是一個事實。
說到這里,你應該能夠理解,百度的知識圖譜有超過50億實體和5500億事實,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了吧。好幾個人的大腦加在一起,也未必能夠記憶得了這么多知識,更別提還要實時地應用了。

現在,百度這一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知識圖譜,已經和百度AI的其他領先技術一道,開放給各行各業。除了前面說的在搜索、小度等等中的應用,比如在醫療行業,百度的醫療知識圖譜和人民衛生出版社共建,助力醫療的篩、診、管等各個方面;智能客服當中應用了百度的知識圖譜,機器人可以和你對答如流;此外,金融風控、能源電力、智慧政務等領域,還有更多你想象不到應用。
眼下,人工智能正在越來越多地進入我們的生活,并且也幫助各行各業升級改造。未來,像知識圖譜這樣的AI技術還能給我們帶來什么驚喜?讓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