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4 日,恒生指數公司公布最新一期指數檢討結果,阿里小米納入恒指,此前呼聲最高的美團本次卻未能納入恒指,成為本次恒指季度檢討的最大冷門。美團大幅低開 4.82%,報價 209.2 港元,市值蒸發逾 600 億港元。

8 月 14 日盤后,恒生公司公布季度檢討結果。阿里巴巴、小米集團和藥明生物獲納入恒生指數,信和置業、中國旺旺、中國神華遭剔除,恒生 50 只成份股數目沒有變化。

不過,恒生公司表示,恒生指數公司將于六個月內向指數顧問委員會匯報檢討結果及提出對優化恒生指 數的建議方案。在此期間,恒生指數成份股數目或會增加。
美團點評雖然未納入恒指,但納入了國企指數。阿里巴巴、小米集團、美團點評獲納入恒生國企指數,同時剔除國藥控股、比亞迪股份、中信證券。
無論是從上市時間、交易量、流通股市值,美團都符合恒指納入條件。那么,美團為何未被納入呢?
1)因為 TMT 權重太大,指標性不如阿里?華興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龐溟表示,阿里巴巴被納入恒指是好事,這樣可以倒逼二次上市公司慢慢被納入港股通。相比之下美團沒有這種指標意義和帶動作用。因為如果阿里美團騰訊三個都進去的話,其實 TMT 權重很大,然后如果你三個里選兩個的話,美團就不占代表意義了。
他續指,這次是意外,不過美團進去的話 TMT 權重太大,而且等于騰訊友邦匯豐下調權重之外還有其他成分股權權重也下降更多,對做生意不利,資金流影響太大。
2)業績指標也是考慮因素,美團缺乏持續盈利能力?對于美團未能納入恒指,很多人感覺出乎意料,有分析指出,美團一季度業績再度虧損,二季度業績及以后能否持續盈利存在不確定性,而這可能是恒指公司考慮的部分因素。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分析師葉尚志表示,美團納入了國指,但未有納入恒指,可能是恒指的要求相對要更高一些吧,美團的季度業績目前仍見比較波動,可能是恒指公司的考慮因素。
3)美團估值超 500 倍,對恒指未來構成調整壓力?目前,美團估值高達 564 倍,2020 年市盈率更是高達 1260 倍。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美團現在不納入恒指是恒指公司的聰明之處,公司擔心一旦美團估值回落會拖累恒指。同樣道理,中芯國際也沒有納入指數。不是說他們不好,而是太貴了。
目前來看,恒指表現比較差,但是港版納指的恒生科技指數跑贏美國納斯達克指數,港股醫藥、消費等全部跑贏恒指。不僅如此,全球主要股市也都跑贏了恒指。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