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時代周刊》發表題為“Baidu’s Robin Li is Helping China Win the 21st Century(百度李彥宏正在幫助中國贏得21世紀)”的專訪,對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進行了深度報道。

值得一提的是,李彥宏成為本期《時代周刊》亞洲版的封面人物,這也是中國互聯網企業家首次登上《時代周刊》封面。
文章稱,1992年,當時這位百度CEO還是位發音不清的中國學生,在美國申請計算機研究生課程。面試教授問他:“你在中國有電腦嗎?”,一句話讓這個年輕人驚呆了。“我非常尷尬”,49歲的李彥宏在北京總部的辦公室里咧嘴一笑,“我想,總有一天我會證明中國有一個非常強大的計算機產業”。
八年后,他做到了。2000年,李彥宏創立了百度,這個搜索引擎今天僅次于谷歌,在中國占有80%的市場份額,成為全球第四大網站。
“百度”的名字來源于13世紀的中國詩歌(眾里尋他千百度),如今已經發展為600億美元的巨頭,只有馬化騰的和馬云的里巴巴能與之競爭。
今天,百度地圖為每個中國司機提供導航服務,百度搜索啟蒙每一個學生。沒有人再問李彥宏,中國是否有電腦了。
目前,百度正在全力投入AI人工智能。在此之前,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曾多次表達過對AI的擔憂,他認為無法控制的AI對人類將構成“根本”的威脅,而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也擔心,AI會成為“人類的終結”。
但李彥宏并不同意上述說法,他表示:“人類總是有能力把世界變成一個安全的地方。”
人們對AI的擔憂還不止是反烏托邦式的未來,目前該技術已經為人類提供自動化的收益,無人駕駛技術或許會很快被用于長途運輸,這也意味著可能有1600萬中國卡車司機失去工作。
李彥宏表示,這個問題是不可避免的,他說:“當技術改變世界時,就會失去很多工作機會,比如蒸汽機的出現。你不能改變這一點,你可以做的是不斷創新,為人們創造更多新工作。”
如今,李彥宏的使命是:“讓復雜的問題變得簡單”。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