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2018近在咫尺,作為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科技展會之一,2017年CES展吸引了超過18萬的觀眾和參展商,而2018年很可能會吸引超過4000個展商,展臺面積超過260萬平方英尺。無論是科技巨頭還是互聯網新貴都希望能夠在CES舞臺上將自己的最新的產品和技術展示給全世界。

CES與其說是消費電子行業的風向標,不如說是全球廠商的集體展示會以及產品發布,各種炫目的“黑科技”將集體登場。
每年CES消費電子展的賣點,多多少少受到過去一年熱點影響,并針對消費熱點展開一系列開拓和延伸,在大方向上引領整個消費類科技產品的發展動向。
人工智能牽手物聯網
人工智能浪潮前仆后繼
放眼整個消費電子行業,過去一年離不開兩個熱詞。一個是人工智能,一個是物聯網。人工智能并不是2017年整出來的新詞,而是2017年一系列大事件的發酵將人工智能推向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各種重大成果和突破性的進展不斷涌現。

今年5月,中國圍棋天才柯潔與AlphaGo對決,最終連輸三盤。阿爾法圍棋(AlphaGo)是一款圍棋人工智能程序,由谷歌(Google)旗下DeepMind公司團隊開發,能夠利用估值函數自我對局和“深度學習”,不再受人類棋譜的局限。直接打破以往對“人工智能”雞肋認知。

算法再強大也需要有硬件支持,NVIDIA緊接人工智能一波熱潮,發布號稱最強GPU—Tesla V100,首先用于深度學習超算DGX-1上,內部擁有8張Tesla V100計算卡,峰值計算性能高達960 TFLOPS,號稱用8個小時就能完成TITAN X八天的工作量。通俗一點講,只需幾張V100的算力就能夠與當前的各國精心打造的超級計算機的算力相當。
人工智能熱自然少不了百度來插一腳,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宣布開源自動駕駛系統Apollo,助力合作伙伴搭建自動駕駛系統,把用戶吸引到百度的開源人工智能平臺,并收集數據。

人工智能一時間熱火朝天,從芯片到汽車,再燒到了手機端。華為發布世界首款AI手機芯片,三星發布AI語音助手Bixby2.0版。馬師傅自然沒落下,成立達摩院,將專注于基礎科學、顛覆性技術等中長期的技術研發,涵蓋機器智能、智聯網、金融科技等多個產業領域。
從手機、安防、汽車等終端,AI芯片逐步走向成熟。以百度、科大訊飛為代表的人工智能巨頭,占據數據生態的主導地位,為人工智能提供了軟硬件一體化解決方案,大大降低終端AI的準入門檻。同時5G與物聯網的迅猛發展也將為終端AI提供空前的有利條件。可以看到人工智能正在加速落地,逐步從算法等理論層面向各行業和細分場景及具體應用過渡,而2018年有望成為人工智能從云到端的拐點。
物聯網+5G加速萬物互聯
物聯網是2017年最受關注的技術之一。物聯網在短短幾年內就對各個行業和業務功能產生了明顯的影響,據不完全統計,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1.7萬億美元。
物聯網名稱來自于英文“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通俗點來講,就是萬物互聯。通過在物品中植入一系列的傳感器、射頻裝置等,使其聯網化,進行信息交換及通訊。它一度被認為是繼計算機及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聯網概念前兩年就炒得火熱,但更多停留在探索階段,隨著人工智能近些年來的興起,被注入了全新的血液,“改頭換面”出現在人們面前。

智能硬件一直被行業認為是物聯網的理想化模型,它幾乎符合人們對物聯網未來的想象。不斷有企業打出智能家居的概念產品,谷歌聯手三星打造物聯網平臺SmartThings,海爾發布智慧家庭操作系統,開啟了家居物聯網生活,并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特斯拉聯手AMD打造專屬自動駕駛的AI芯片,給消費擬好一張未來出行藍圖;螞蟻金服開放“刷臉取件”,卻讓消費者看到“刷臉”支付、“刷臉”驗證等可能。

下一代互聯網國家工程中心牽頭發起的“雪人計劃”已在全球架設25臺IPv6(互聯網協議第六版)根服務器架設,其中中國部署4臺,打破了中國過去沒有根服務器的困境,可見未來中國實力以及影響力不容小覷。

此外,華為中興NB-IoT芯片正式商用化,以及三大運營商對NB-IoT網絡部署全面推進,繼續深入快速發展物聯網應用并讓物聯網逐步走上常態。為什么NB-IoT發展對物聯網至關重要?NB-IoT是5G商用的前奏和基礎,而5G技術不僅代表更快的網速,更是讓萬物智能互聯照進現實的關鍵。
只要NB-IOT等基礎建設完整,5G技術全面商用并普及才有可能真正實現。意味著NB-IoT技術成熟為物聯網領域的創新應用帶來勃勃生機,為物聯網技術的鋪開尋找最佳切入口。隨著物聯網逐漸落于實處,共享單車、移動支付、大數據、人工智能、M2M、IPv6等等,都隨著物聯網而迅猛發展。

人工智能、5G、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都是科技、產業界的熱門話題,在剛剛閉幕的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成為眾多大佬們談論的熱點。作為信息化時代下代表最先進的五項技術,盡管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但本質是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具有融合的特質和趨勢。

物聯網試圖將人類生活所需的物體進行智慧化的連接,大數據正是越來越多的智能物體對大自然和生活空間智慧感知和交互的信息的匯集,云計算是應對大數據量運算采取的一個應對辦法;而人工智能正是站在了物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的肩膀上,將人類智慧應用得更加淋漓盡致,當然,這一切只有在5G時代才能真正產品化并得到廣泛應用。
從一個廣義的人類智慧擬化的實體的視角看,它們是一個整體:物聯網是這個實體的眼睛、耳朵、鼻子和觸覺;而大數據是這些觸覺到的信息的匯集與存儲;5G是連接指揮中樞與萬物的通路,云計算是大腦指揮下的對于大數據的處理并進行應用,最后由人工智能完成對人類的服務,這必將是第四次工業革命進化的方向。
技術革命才剛剛開始
物聯網革命剛剛開始,2018年,各行各業的公司將部署物聯網技術,并將他們的設備和裝備連接起來,也將在家庭和日常生活的應用中大量滲透。同時,隨著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的結合,我們將看到大量的數據的生成,并開始出現利用數據做出更好決策的解決方案。

特別是作為基礎連接的5G網絡的發展,將會給各種新技術提供落地的基石,在人工智能、無人駕駛、VR、物聯網領域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將關注的重點拉回到2018年1月9日至12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CES上,屆時將看到智能設備開始覆蓋各個領域,包括無人機、音箱、智能家居、虛擬現實、增強現實設備甚至是汽車等等。在CES開幕之前,大膽預測一下有關人工智能產業,會有哪些技術與產品亮相CES 2018?
CES2018新風向展望
智能家居火藥味十足
往屆,參展最多的廠家莫過于家電廠商,在互聯網熱潮的刺激下,智能家居產品更是層出不窮,廠商之間戰火的硝煙也是展會亮點之一。
據悉,屆時三星和LG兩家公司都會推出2018年的戰略性產品,還會推出可以引領未來的產品。三星宣傳的新口號是“Infinite Expansion”(無限擴張),LG宣傳的則是“Infinite Change”(無限改變)。其火藥味不用聞都知。

三星電子還準備推出8K QLED電視,三星升級QLED電視技術,增強黑色的表現力;LG電子則繼續努力開發OLED電視,會用CSO面板提高電視的音質,與索尼電視相比,LG CSO電視會更好。據說LG新OLED電視還會引進一些新技術,比如偵測觀看者位置、根據相應方向發送聲音的技術。

除了國外品牌對標競爭,國內阿里、騰訊、京東、萬科、小米、海爾等各路大軍紛紛殺入CES 2018展會,還有不少新興小企業加入智能家居陣營,屆時智能家居或將呈現井噴狀態。

新旗艦機是否亮相還是個謎
通常來說,我們不會在CES上看到太多智能手機類的產品,因為在下個月還有MWC移動世界大會,才是智能手機的舞臺。大多數的廠商還是會在本屆CES上亮相,包括三星、LG、華碩、索尼、華為等公司。至于是否帶來新產品,還是要等到CES開幕之后才能揭曉廬山真面目。

根據VentrueBeat的報告顯示,三星下一代旗艦Galaxy S9和Galaxy S9+將首次在CES展會上“公開亮相”。不過這并不意味著三星會在CES 2018正式發布自己的新旗艦,而更有可能是帶來一段宣傳視頻而已。
國產大戶的華為預計今年也不會在CES上推出新的智能手機,P11旗艦更可能在MWC上亮相。不過華為可能在CES 2018上發布美國版的Mate 10 Pro,并由AT&T獨家銷售。

華碩則可能會在拉斯維加斯推出一款新的智能手機。在CES 2017發布了ZenFone AR和ZenFone 3 Zoomat,所以我們可能會在展會上看到更新換代的相關設備。
此外,包括HTC、索尼、中興通訊和聯想在內的許多其他公司都將參加2018年的CES展會,雖然目前沒有具體的細節可以預知他們可能會展示的產品。
聽說谷歌要搞事情?
通常來說,谷歌是不會獨立參加CES大展的,而是與合作伙伴展示硬件。不同以往,谷歌首次以獨立展位的形式參加展覽。不僅如此,還預訂了8間酒店的套房,看起來要搞大動作的氣勢。

由于谷歌在今年大舉進軍硬件市場,推出Pixel 2系列手機、VR頭顯、筆記本電腦和智能音箱等等,所以可能需要借助展會進一步宣傳。或許不會帶來新硬件產品,也許會公布什么大計劃也說不定,算是吊足了各大媒體的胃口。

號稱世界最大的混合現實顯示器DeepFrame將會在CES 2018上展示,來自RealFiction公司帶來DeepFrame顯示器,可將物理現實和數字全息融為一體并且以4K分辨率輸出的混合顯示設備。通過一個曲面屏的4K OLED屏幕來投射超高分辨率的圖像、視頻和動畫,并在訂制的透明玻璃上放大。
不少創新科技公司排場比不上各大巨頭,但憑借自身產品實力,也拿下了CES 2018嘉獎,來自北京黑螺技術有限公司宣布其自主設計、研發的智能硬盤“貓盤”因其杰出的外觀設計和工業設計,榮獲CES 2018創新獎。
自動駕駛成標配?
汽車儼然成為CES展會固定MC,除了發布各種汽車黑科技,還能一睹各大汽車大廠旗下概念車型。

Fisker(菲斯科)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亨利克·菲斯科(Henrik Fisker)在美國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張全新車型的預告圖,并稱這款車將被推向一個全新的細分市場。新車可能是一款SUV或MPV車型,且或搭載自動駕駛功能。并透露,Fisker旗下全新純電動車Fisker EMotion量產版車型將于2018年CES展會期間正式亮相。

本田今年不按套路出牌,透露將帶來其3E(Empower,Experience,Empathy)概念機器人,宣稱,這一個系列機器人可以提高機動性,為人們的生活創造出更多便利。它們可以表現出本田公司對于人工智能未來的美好愿景。例如在災難恢復、娛樂和與人類互動中變得更有幫助。

除了一系列機器人概念之外,本田還將展示其移動電源世界,其中包括一款可更換電池的電動汽車,以及一套用于家庭、娛樂或自然災害的充電系統。
據外媒報道,奧托立夫也將在2018年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CES)上展示其智能學習車輛2.0(LIV2.0),通過大量的傳感器追蹤記錄司機或者乘客的聲音及手部動作從而“領悟”司機及乘客的指示,實現與車內乘客或司機的“交流”,提升客戶對自動駕駛汽車的接受度。
尾巴:未來很酷,也很近
萬物互聯時代已經悄然來臨。CES 2018,有關于物聯網發展的內容必然不會少,而隨著相關技術的發展,以及物聯網行業本身的突破,真正萬物互聯的時代腳步聲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無論是智能機器人、智慧化工廠、醫院、企業,亦或是無人駕駛,都將改變人類的衣食住行這些最基本的生活條件。隨著工信部公布《全面推進移動物聯網建設的發展通知》,將物聯網戰略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2018年,物聯網或人工智能必將迎來一次騰飛,迎來物聯網的大風口。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