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TGPC)上,內容成為中心話題,騰訊COO任宇昕宣布投入300億(百億資金、百億流量、百億產業資源)在內容領域。在重點資源支持下,外界看到這一年來騰訊在內容端產品如全民k歌、天天快報、NOW、企鵝電競等凸顯出來。
唯一有缺失的內容在短視頻,騰訊這塊目前最拿得出手的是年初3.5億美金投資的快手。不過在快手之外,最近有不少朋友跟[企鵝生態]透露,騰訊正捉摸著親自下水再戰短視頻。
其中所重點布局的一個產品,是重生的微視。

(相比曾經微博化的微視,如今的微視更強調青春潮流)
微視,是騰訊在短視頻剛開始流行時最重點押注的產品,但因為數據、運營不佳,微視于今年3月分宣布關停,隨之而來的,是騰訊對OMG(網絡媒體事業群)的大調整和對整個大內容戰略的確立。這次調整后,微視的產品更新迭代速度反而快了起來,并明顯向著有別于過去的產品思路發展。而微視的負責部門,切換為這兩年在直播、電競、興趣社交等領域拿出不少頭牌產品的SNG(社交網絡事業群)。

(版本記錄看,微視產品幾乎每月一迭代)
從8月開始,微視的產品幾乎每月一迭代,先后更新炫酷視頻特效、視頻拼接、專業濾鏡產品功能。尤其在AR玩法中,微視引入來自騰訊其他內容平臺的知名IP,包括來自《王者榮耀》的角色。

從產品發展方向上看,微視已全面轉向年輕用戶。尤其在今年9月份,微視在AppStore分類由社交換成“攝影和錄像”,這也是目前快手、抖音的產品分類。從這次分類調整中,我們也能夠看到重生的微視,正琢磨著怎樣的逆襲。
1. 重生的微視,還是要再戰短視頻。
其實很多人都有個疑問,就是騰訊既然投資了快手,為何還要自己再將微視重生。其實原因可以總結為兩個:
一方面是因為騰訊對于高度重視的產品,向來不吝于兩頭下注,甚至多頭下注的。小馬哥多次提到過騰訊內部多個產品并發的內部競爭機制,更何況外部投資始終無法替代自有產品。
騰訊盡管投資了游戲直播第一的斗魚,但還是自己做了企鵝電競。這對于如今騰訊非常希望補強的短視頻也一樣,[企鵝生態]也聽說,騰訊這次再戰短視頻,其實也不僅布局了微視一款產品。從中也可以看到騰訊內部的重視程度。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微視的產品走向,跟快手的差異和互補還挺明顯的。快手的主體用戶是非核心城市的“老鐵”們,微視則明顯向著年輕用戶的喜愛的酷炫、好玩走。
2.微視想逆襲,最能依仗的還是騰訊的整體優勢。
微視重生歸來,但競爭環境其實比當初還要嚴峻。微視最可以依仗的,還是騰訊的整體優勢。在內容領域,騰訊這兩年其實打了不少翻身仗。天天快報、全民K歌、NOW直播、企鵝電競、興趣部落等都是從零基礎,快速躍升至行業前三。
騰訊在用戶、流量、技術和運營方面的整體優勢,在上述產品翻盤過程中體現得很明顯,尤其同為SNG的手機QQ在年輕用戶的導流方面展現了很好的效果,這是轉型中的微視所最需要的。加上微視留存的品牌,重生的微視一開始就能站在不錯的起點上。
另一個可依賴的,就是騰訊如今的“大內容戰略”。在TGPC前,馬化騰公開信中這樣梳理騰訊的內容業務:“消息、短視頻等數字資訊產品,還是網絡文學、動漫、影視、游戲和音樂,海量數字內容的生成與分發正在促成騰訊“大內容”戰略。”
作為排在第二位的內容形態,騰訊一定要打造一款自己能拿得出手的產品。而騰訊如今各內容平臺的資源打通,也為微視提供了先天的資源優勢。
不過在向來以產品說話的騰訊,微視想能夠得到騰訊整體資源傾注,前提一定是自身產品足夠好,能夠在騰訊內部脫穎而出。在這方面,每月一迭代的微視,確實在加緊動作。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