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19日,由數據智能產業媒體DOIT主辦的“2020中國數據與存儲峰會”在北京舉行。會議以“新數智·新未來”為主題,特邀中國工程院鄭緯民院士以及中國電子學會、中國計算機學會存儲專委會、SNIA等單位的嘉賓,與領先供應商、典型企業用戶代表,探討新數據時代存儲技術發展趨勢,分享數字化轉型成果,共話智慧未來。
新一代的全棧式云管理服務提供商富通云騰受邀參會,富通云騰企業云盤產品總監李建軍在第二存儲與數據管理論壇上發表了“應用融合的‘橋梁’非關鍵業務數據管理最佳實踐”的主題演講。

IDC在《Data Age 2025》的報告中預測,從2018年到2025年,全球數據將從33ZB急速增長到175ZB,其中非結構化數據占比將超過80%。分布式存儲憑借高擴展性和易管理能力,成為承載海量數據的重要選擇,Gartner 2019年新定義的第二存儲陣列,更是專門強調形態上必須是Scale Out的。隨著企業經營向數字化方向轉型,傳統的應用模式(數據庫+存儲)如何轉型,需要應用創新和變革。分布式存儲解決了海量數據的存儲問題,而企業應明確如何解決數據管理、數據安全與合規等問題。

富通云騰企業云盤產品總監李建軍
通常,數據在企業運行過程中的表現形式包括以溝通為中心的郵件、即時通信等工具,以人為中心的文檔、文件等智力成果文件,以業務為中心的ERP、CRM、供應鏈等面向結構化數據的應用系統。其中,以溝通為中心和以人為中心的這些非關鍵業務數據,往往是分散存儲在應用、文件服務器中,容易形成數據孤島。隨著第二存儲的應用發展,這些非結構化、非關鍵性的數據如何能夠存到分布式存儲以及對象存儲當中,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李建軍表示,當前傳統的塊、文件存儲市場份額在下降、分布式存儲市場份額在激增;第二存儲的應用場景在不斷擴大,包括文件存儲、數據保護、備份延展到數據管理、共享、分析以及數據安全等;協議互通、EC、重刪壓縮、高密、全閃、內置搜索引擎等技術達成極致效率是分布式存儲的核心競爭力;軟硬件深度配合,云上云下協同,實現極致性能和智能管理成為分布式存儲發展的重要趨勢。
通過分享金融、制造、醫療等行業非關鍵業務數據管理的典型案例,李建軍提出非關鍵業務數據管理的技術關鍵點在于存儲、共享、分析、安全四個方面。非關鍵業務數據管理需要將應用與數據分離,構建應用融合的“橋梁”,圍繞分布式存儲構建新的應用生態,提升非關鍵業務數據的價值。
富通云騰針對企業非結構化數據管理、數據共享、數據訪問控制、數據搜索的諸多難題,給出了一整套解決方案,滿足客戶對數據高可用、彈性擴展等關鍵需求,為客戶提供安全可靠、經濟易用、低TCO的企業級數據管理服務。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