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克在新產品發布會上發言
北京時間1月9日消息,據外媒報道,幾乎自蘋果創辦以來,批評其發展方向錯誤的聲音一直不絕于耳。
1997年,蘋果一度瀕臨破產,回歸的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拯救了它,當時對它的批評無疑是正確的。雖然當前的情況遠不如當年糟糕,不過批評者可能又對了。
最明顯的例子是蘋果沒有能很好地執行其人工智能愿景——具體說就是語音助手。對于蘋果來說,人工智能并非是可有可無的,它可能像蘋果顛覆智能手機產業那樣徹底顛覆蘋果。
語音助手能直接取代現有的智能手機使用方式。雖然顯示屏不會完全消失,但不能與語音助手發生聯系的顯示屏將迅速被廢棄。
人們與之對話的計算機應當無所不在。為了達到最好的效果,它們必須無所不在——家、辦公室、汽車,甚至出門在外時。亞馬遜語音助手Alexa,以及采用Alexa的智能音箱Echo,都取得了巨大成功。谷歌則緊隨其后。在今年國際消費電子展上,兩家公司的合作伙伴展示了大量采用它們技術的產品。
蘋果顯然意識到了這一問題。有媒體報告稱蘋果在開發與Echo相似的智能家居設備。蘋果的一貫傳統是不作第一個吃螃蟹者,例如iPod音樂播放器,然后通過更出色的設計和執行在市場上取得主導地位。
雖然沒有輸在起跑線上——逾5年前就發布了語音助手Siri,沒有發布類似設備或功能,很難使人相信蘋果在語音助手領域沒有落在對手后邊。
蘋果未就此置評。
蘋果可能有自己的解決方案:在家或辦公室的每個房間安裝麥克風,或者在用戶耳朵中“安裝”麥克風。蘋果AirPods無線耳機其實就是一款微型計算機,用戶只需拍一下頭就能使用Siri。目前的問題在于,Siri在AirPods中的實現不夠好,只使用iPhone似乎更簡單一些。不過這一問題不難解決。
一個更大、更棘手的問題是,Siri不敵谷歌、微軟和亞馬遜等公司的類似服務。
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由于蘋果擁有讓用戶無縫使用人工智能技術所需要的市場份額和硬件,這只是一個在Siri及其接入點——iPhone、AirPods和Apple Watch中投入更多資源的問題。
但他們忽略了一種批評聲音:雖然擁有大量資金,蘋果卻沒有恪守其質量標準。蘋果觀察人士一直抱怨:忽視Mac產品線、平庸的云服務、發售日期跳票,大量產品缺陷等。由于沒有完成2016財年營收和利潤計劃,蘋果下調了高管薪酬。
一個解釋是蘋果“一元化”的管理結構。在蘋果,軟件技術負責人就是產品的主管工程師,這意味著蘋果擅長開發統一的體驗,但如果公司開發過多種類產品,管理可能跟不上。亞馬遜的管理結構截然不同于蘋果,每項業務有自己的管理團隊,單獨核算。
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曾多次表示,其核心理念之一是一個人只能做好數件事。解決蘋果當前問題的方案與1997年喬布斯回歸時相同:專注,當時喬布斯把繁復的產品線精簡為4款計算機。
蘋果管理層必須致力于顛覆蘋果,這并不意味著發布尺寸更大的iPad,而是探索如何使蘋果核心產品,成為始終在線、語音控制的人工智能計算界面的中心。
與所有處于巔峰期的巨頭一樣,蘋果顯然對于未來不夠偏執狂。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