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權威數據調研機構IDC公布了2020年下半年深度學習框架平臺市場份額報告。數據顯示,在中國深度學習平臺市場綜合份額中,Google、百度、Facebook穩居前三,占據70%以上市場份額。其中,百度占比提升3.38%增速第一,綜合市場份額位列第二,與位列第一的Google幾乎持平。

近年來,深度學習開源平臺正在成為中國各行各業迅速布局AI的重要選擇。從2018年起,IDC啟動深度學習及機器學習平臺評估研究,旨在洞悉行業趨勢并為開源技術使用者提供參考和借鑒。在今年11月進行的IDC中國智能開發者調研中,超7成受訪者使用開源的深度學習框架,自己訓練算法模型;在用戶認知度方面,TensorFlow、Caffe2/Pytorch、飛槳(PaddlePadlle)穩居前三,飛槳增長趨勢明顯。在機器學習平臺方面,百度EasyDL占比強勁增長,再度登上市場份額首位。根據最新數據,百度EasyDL用戶認知度最高,也是受訪者使用頻率最高的平臺。
AI時代,深度學習平臺處于承上啟下的核心位置,相當于“智能時代的操作系統”,開源框架的繁榮極大地驅動了深度學習的落地。百度CTO王海峰認為,開源開放是驅動技術創新和加速產業發展的核心動能,在以深度學習為代表的人工智能發展浪潮中,產業界已經成為驅動開源開放的重要力量,而成熟的開源開放技術生態與開放平臺,也正在推動社會各界加快融合發展。
飛槳是百度自主研發的我國首個開源開放、功能完備的產業級深度學習平臺,經過多次迭代升級,具備開發便捷的深度學習框架、超大規模深度學習模型訓練技術、多端多平臺部署的高性能推理引擎、產業及開源模型庫四大領先優勢。飛槳持續推動了國內AI技術創新、生態建設和產業發展進程。在日前舉行的Wave Summit+ 2020深度學習開發者峰會中,王海峰表示,飛槳正在與軟硬件合作伙伴一起,加速適配,并將最新成果及時開源開放,提升產業開發者在不同硬件平臺上的創新和開發效率。
隨著如飛槳等開源項目的成熟,國內企業部署基于開源框架的人工智能系統日益深入。報告顯示,從行業滲透率來看,位列前三位的深度學習框架目前在互聯網、IT服務、教育行業滲透率較高,飛槳的行業分布相對均勻。在選擇開源框架時,易用性、靈活性、豐富度、訓練速度、活躍度依舊是重要考慮因素,與此同時,模型訓練好之后上線部署能力也成為重要關注點。
IDC認為,國產化浪潮帶動了以百度為首的國產框架,也強化了開發者對國產框架的信念。近日,在Wave Summit+ 2020深度學習開發者峰會上,百度飛槳更是宣布八大全新發布與升級,推出生物計算平臺PaddleHelix螺旋槳、更加便捷的飛槳開源框架2.0 RC版、端云協同的AI集成開發環境BML CodeLab、支持更強大分布式訓練的業界首個通用異構參數服務器架構,開源算法庫增至200+。

底層技術的不斷迭代也在強化飛槳企業版的服務能力。飛槳企業版擁有零門檻AI開發平臺EasyDL和全功能AI開發平臺BML,分別針對AI應用開發者和AI算法開發者提供極致開發體驗。飛槳企業版發布、升級了兩大亮點功能:全新AI集成開發環境和智能數據服務平臺。基于飛槳產品、技術、生態的全面積累,百度還發布了面向核心開發者的“領航”、面向人才培養的“啟航”和面向產業智能化升級的“護航”三個部分的“大航海”計劃。飛槳旨在搭建全方位的生態體系,為開發者、企業提供更強大、便捷、易用的深度學習平臺支持。
截至目前,百度飛槳已經凝聚了265萬開發者,服務10萬多家企業,覆蓋金融、交通、物流等數十個行業,基于飛槳平臺創造了超過34萬個模型。秉持開源開放、技術創新,產學研用通力融合,飛槳實現了在產業應用、人才培養、開源社區等方面的全面繁榮。
飛槳是扎根中國、面向中國企業的深度學習開源平臺,飛槳的技術突破、服務生態以及落地能力正在各行各業顯現,逐漸成為承載中國企業 AI 發展以及產業轉型的重要部分。科技自立自強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根本支撐,百度等國內領先企業正在用AI核心技術向世界證明中國人工智能的研發創新能力和底氣。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