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消息,路透社發布文章稱,HTC在第三季度錄得2002年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這進一步強化了該陷入泥沼的智能手機廠商放棄其珍視的獨立性而急切尋求救星的猜測。
跟行業中其它陷入掙扎的成員一樣,HTC也招架不住蘋果和三星電子強大的產品和營銷力量,它面臨的困境也因供應鏈受限和內部動蕩而進一步惡化。
然而,正當諾基亞投入微軟的懷抱,黑莓現已與Fairfax金融控股公司領銜的財團達成初步收購意向,且在考慮另外一份報價,HTC則依然堅持自己的原則不出售公司,盡管分析師們均認為它的前景日益黯淡。
HTC第三季度錄得運營虧損35億新臺幣(約合1.2億美元),營收同比下降三分之一,凸顯了該公司的顯著下滑。它號稱擁有備受贊譽的智能手機,但卻無力建立出持久的品牌形象。
“從基本面來看,該公司有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包括加強營銷和供應鏈管理、簡化產品線。”法國巴黎銀行分析師Laura Chen表示,“它并沒短期內就能復蘇的跡象。”
由于面臨困境,HTC股價今年以來已經下跌了55%,市場呼吁該公司考慮進行徹底改革。摩根大通7月在投資報告中呼吁HTC考慮并入華為。華為后來回應稱,它并沒有收購另外一家智能手機廠商來擴大市場份額的計劃。
非賣品
有關HTC可能會被并購的猜測越來越多,對此HTC董事長兼聯合創始人王雪紅已多次回應稱不會出售公司,公司股價低迷并沒對她造成困擾。
據十多名HTC現任和前任高管稱,公司出現衰退,管理風格生硬、缺乏戰略遠見的CEO周永明難辭其咎。
周永明拒絕采訪請求,不過該公司回應稱,“HTC的董事會和廣大員工依舊相信周永明的領導能力。深受媒體和消費者好評的旗艦級產品HTC One正是周永明的遠見和領導能力早就的結果,這本身就足以說明問題。”
HTC第三季度凈虧損29.7億新臺幣(約合1億美元),虧損高于分析師平均預期的18億新臺幣。而去年同期,該公司則實現凈利潤39億新臺幣。
其季度業績公布后,股價一度大跌4%,但后又出現反彈,全天漲幅達1.5%,這部分得益于富邦證券的一份投資報告。富邦證券在報告中稱,它相信HTC將會通過潛在的合作協議或者并購聯手一家中國IT制造商。
HTC拒絕對上述報告發表評論。
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的數據顯示,在最近一個季度,HTC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從2011年10.3%的峰值下滑至只有2.6%。
元大證券分析師丹尼斯·陳(Dennis Chan)指出,HTC一直堅持在面向中國等低端市場的產品中采用較為昂貴的零部件,尤其是芯片,使得凈利率微乎其微,它也因此而受到損害。該公司的大多數手機型號都是采用高通的芯片。
“他們可以嘗試在中國市場采用聯發科技的芯片解決方案。”丹尼斯·陳說道。聯發科技較為便宜且普遍適用的解決方案廣受中國大陸手機廠商的歡迎。
“他們認為使用高通的解決方案,就能定制產品,給消費者帶來更加豐富的產品選擇,但實際上并沒有人買他們的賬。”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